豆制品加工廠生化工藝污水處理設備
峻清環保污水處理設備生化率高,保溫效果好,可實現自動控制,運行成本低!
豆腐廠加工污水處理設備是以大豆、小豆、綠豆、豌豆、蠶豆等豆類為主要原料,經加工而成的食品。大多數豆制品是由大豆的豆漿凝固面成的豆腐及其再制品。
水質來源:泡豆水、洗豆水、地面沖洗水、鍋爐水、生活污水
處理工藝:格柵+初沉池+調節池+水解酸化池+二級接觸氧化池+二沉池
腐竹豆腐污水經管網收集后進入污水處理系統,腐竹豆腐污水經人工格柵去除粗大的懸浮物;出水自流進入初沉池,利用重力的作用沉淀去除污水中的SS;出水自流進入調節池,收集二沉池的出水,并調節水質水量;出水經泵提升進入進入HY-BP-1.5型一體式污水處理設備,首先經過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池內設置有填料及布水系統,提高了活性污泥的濃度和改善系統的傳質速度,同時在厭氧的條件下,將大分子有機物分解為小分子的氨基酸的羧酸,減輕后續好氧處理的負荷,提高了處理效率;出水自流進入一級接觸氧化池,池內微生物通過好氧作用將水中污染物質分解消化,將有機物降解為水和二氧化碳,使水質得到凈化,同時利用硝化菌的代謝作用,把氨氮轉化為硝酸鹽;出水自流進入二級接觸氧化池,主要是對污水進一步凈化處理;出水自流進入二沉池,利用重力的作用沉淀分離出污泥,保證出水達標排放;污泥沉淀后部分污泥回流至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內,剩余污泥由污泥泵打入污泥干化池,經干化脫水后定期外運。
?豆制品加工廠生化工藝污水處理設備
采用厭氧與好氧處理相結合的工藝,廢水首段經過厭氧發酵,絕大部分有機污染物被降解去除,部分難降解的大分子物質也被轉化成小分子中間產物;厭氧出水進入好氧段,采用活性污泥法或氧化塘法處理。
豆腐廠加工污水處理設備
(1)高、低濃度廢水調節池分開設置,解決廢水水量和水質的不均勻性問題,同時在高濃度調節池內設蒸氣管,滿足中溫厭氧反應的要求,在混合調節池內設置預曝氣設施,防止懸浮物沉淀。
(2)在調節池前設置氣浮池,將進水中的大部分懸浮物去除,防止調節池表面出現浮渣層。
(3)豆制品廢水出水溫度較高,極易酸化,廢水排出車間后,在管道內流動的過程中即已變酸,當到達廢水處理廠時,廢水的pH可達到5左右。為了防止UASB反應池出現酸化現象,在UASB反應池前設置投加NaOH的裝置,調整廢水的pH。另外,設置廢水回流設施,也可降低廢水在UASB反應池內部的酸化作用,同時可改善廢水在UASB反應池內的布水條件。
豆制品廢水極易酸化,因此實際運行中需投加NaOH調節UASB反應池廢水的pH,防止揮發酸濃度升高。運行中應嚴格控制SBR池的進水容積負荷不超過0.15kgBOD5/(m3?d),避免因超負荷運行出現的污泥膨脹現象。對由于磷元素缺乏引起的絲狀菌污泥膨脹,運行中應投加含磷化合物,保持廢水中BOD∶P為100∶1,就可以控制絲狀菌引起的污泥膨脹。
在豆腐工藝過程中,高、低濃度廢水較難分開,建議今后設計中將高、低濃度廢水混合處理,廢水來水水質較穩定,對處理系統的沖擊較小,還可以簡化處理系統,減少投資。
豆制品廢水主要來源于洗豆水、泡豆水、漿渣分離水、壓濾水、各工藝容器的洗滌水、地面沖洗水等,其中黃泔水CODcr高達20000mg/L~30000mg/L,泡豆水的CODcr4000mg/L~8000mg/L,其他廢水CODcr相對較低。 另外,豆制品過程屬于間歇方式,排水時間較集中,水量水質不均勻;黃漿水SS高達1000~1500mg/L,厭氧條件下易在廢水表面產生浮渣層;高濃度廢水水溫較高,極易酸化,到達廢水站內時,廢水PH值可達到5左右;豆制品廢水污染物主要是多糖、蛋白質和維生素物等物質所組成總體上可生化性較好,易于生化降解。
我公司針對豆制品加工污水的特點,設計開發以生化法為核心的一體化豆制品加工污水處理設備,該設備可地埋,出水達標,運輸方便,出水穩定,特別是對豆制品加工污水中的污染物去除效果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