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t/d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裝置
COD(化學需氧量):用強氧化劑在酸性條件下,將有機物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所消耗的氧量。
①實驗測定COD時,強氧化劑一般采用K2Cr2O7,此時的COD可寫作CODCr,可近似代表廢水中的全部有機物含量;(如采用作為氧化劑,則以CODMn表示)
②COD是廢水中有機污染物的濃度指標;
③同BOD一樣,是天然水、用水、廢水的經常性監測的水質指標;
(3)TOC(總有機碳):水樣中所有有機物的含碳量。
TOC近似等于理論有機碳量值,是一濃度指標;根據燃燒過程中釋放出CO2量的測定值求得。
(4)TOD(總需氧量):有機物中的主要元素C、H、O、N、S等,在高溫下燃燒時,將分別產生CO2、H2O、NO2、SO2所消耗的氧量。
改良A/O分段進水同步脫氮除磷工藝,實現同步脫氮除磷且具備分段進水本身的優點。系統段缺氧區之前增設厭氧區,將回流污泥回流到缺氧區首端,而在缺氧區末增加內回流設施,將反硝化之后的污泥回流到厭氧區,保證厭氧區污泥濃度并降低硝酸鹽氮對厭氧釋磷的影響。段進水Q1進入厭氧區,為厭氧釋磷提供充足的有機基質,聚磷菌將有機底物以PHA的形式儲存在體內,當缺氧區D1有足夠的電子受體硝酸鹽時,聚磷菌儲存的PHA可直接作為缺氧吸磷的動力,實現反硝化除磷。段缺氧區出水進入好氧區進行硝化反應,將氨氮轉化為硝酸鹽氮,同時聚磷菌還可利用體內剩余的PHA繼續吸磷。硝化后的污水再進入第二段、第三段的缺氧、好氧區依次進行反應。
(2) 人工生態浮島技術。人工浮島是一種長有水生植物或陸生植物、可為野生生物提供生態環境的漂浮島,主要由浮島基質、植物和固定系統組成。在水體中設置人工浮島,浮島上的植物根系能夠吸附和吸收水中的氮、磷等貯存在植物細胞中。此外,植物根系擁有巨大的表面積,是水中微生物生長的載體,通過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可降低水體化學需氧量(COD)、總氮(TN)、總磷(TP)及重金屬含量。
關鍵技術
(1) 建立三段A/O分段進水實時控制技術,實現工藝的自動化控制。無需添加碳源,好氧池同步進行硝化反硝化作用,溶解氧濃度控制在1.0~1.5mg/L,節省曝氣能耗。(2)與人工浮島技術耦合,可根據進水污染物濃度的高低選擇合理的運行模式:污染物濃度低時,分段進水工藝作為人工浮島的載體,不需投加污泥,利用水生植物發達的根系達到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污染物濃度高時,分段進水工藝投加污泥運行,植物根系既可作為微生物載體又可吸收氮磷等污染物。
主要設備
水泵、污泥回流泵、潛水攪拌機、曝氣系統、智能控制系統、變配電柜。
(二)污水化學性質污染指標
1.無機物
(1)酸堿度
一般要求后污水的pH值在6~9之間。當天然水體遭受酸堿污染時,pH值發生變化,消滅或抑制水體中生物的生長,妨礙水體自凈,還腐蝕船舶。
(2)植物性營養元素
過多的氮、磷進入天然水體易導致富營養化,導致水體植物尤其是藻類的大量繁殖,造成水中溶解氧的急劇變化,影響魚類生存,并可能使某些湖泊由貧營養湖發展為沼澤和干地。
含氮化合物:氮是有機物中除碳以外的一種主要元素,也是微生物生長的重要元素。它消耗水體中的溶解氧,促進藻類等浮游生物的繁殖,形成水花、赤潮,引起魚類死亡,水質迅速惡化。
關于氮的幾個指標:
有機氮:主要指蛋白質和尿素
總氮(TN)一切含氮化合物以氮計的總稱
凱氏氮(TKN):總氮中的有機氮和氨氮,不包括亞硝酸鹽氮、硝酸鹽氮;
氨氮(NH3-N):有機化合物的分解或直接來自含氮工業廢水
NOX-N:亞硝酸鹽氮和硝酸鹽氮
含磷化合物:磷也是有機物中的一種主要元素,是僅次于氮的微生物生長的重要元素,主要來自于人體排泄物以及合成洗滌劑,牲畜飼養及含磷工業廢水。它易導致藻類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破壞水體耗氧和復氧平衡,使水質迅速惡化,危害水產資源。
(3)重金屬:微量金屬元素
危害:生物毒性,抑制微生物生長,使蛋白質凝固;逐級富集至人體,影響人體健康。
(4)無機性非金屬有害有毒物:水中無機性非金屬有害有毒污染物主要有砷、含硫化合物、等。
增氧曝氣技術的類別
根據氣泡大小、作用原理及能源的不同,目前應用到工程中的曝氣技術及產品主要有以下三種。一種是微納米曝氣機,其通過氣相和液相的高度分散,產生直徑小于3μm的微米級氣泡和納米級氣泡。微納氣泡具有存活時間長、比表面積大、高界面活性、帶能帶電等特殊的理化特性。一種是清潔能源曝氣機,如太陽能曝氣機、風能曝氣機,及風光兩用曝氣機。這種曝氣機一般采用清潔能源帶動電機,以機械部件實現大氣富氧或者鼓風、氧的傳送等。
一種是推流曝氣機,可根據需要在一定區域內形成造流作用,增強水循環,同時兼具曝氣功能。從富氧效果來看,微納米氣泡曝氣機效果好,但受制于作用面積小、耗電量大等問題。
增氧曝氣技術的兩種理論及產品
目前在學術界,對水環境中富氧、曝氣主要有兩種理論。一種是“活水"理論,即活水不死,只要水是流動的,水體通過自凈能力就能保持相對好的水質。這種理論在美國的曝氣技術產品中得到了好的應用。如美國的曝氣機solarbee,在河流、水庫及污水廠的曝氣池、自來水的大型儲蓄罐中均得到了廣泛應用。目前,該產品已被南京*環保引進并消化吸收,研發出系列的艾溥IPOCH太陽能曝氣機。
另一種是尊重自然,不改變水體的生態環境理論。這種理論認為自然水體每層都有不同的生態環境,如根據氧的不同,在水體中有不同的藻類、微生物、魚類等,不能因為治理水環境而破壞自然環境。這種理論在的曝氣技術產品中得到了應用。如NANOMAIZU超微氣泡技術,松江土建株式會社及土木研究所的深層曝氣技術等,僅是通過物理技術對底層富氧,而不改變水體中層及上層的狀態。
的這兩種產品,目前也已經被國內的公司引進吸收。如南京金禾水環境股份有限公司的微納米氣泡發生器,以及江蘇中宜水體修復公司的WEP曝氣機。國內也研發了一些曝氣技術,這兩種理論都有應用。比較典型的是由于水環境治理中用電的不便,一些科研院所、水環境治理公司等研發了以清潔能源為主的曝氣機,部分產品在的科技計劃,如水專項中得到了應用,但尚未產業化。
污水的污染指標
水質污染指標是評價水質污染程度、進行污水處理工程設計、反應污水處理廠處理效果、開展水污染控制的基本依據。
污水污染指標一般可分為物質性質、化學性質和生物性質三類。
(一)污水物理性質的污染指標
表示污水物理性質的污染指標有溫度、色度、嗅和味、固體物質等。
1.溫度
許多工業企業排出的污水都有較高的溫度,排放這些污水會使水體水溫升高,引起水體熱污染。
危害:氧在水中的飽和溶解氧隨水溫升高而減少,較高的水溫又加速耗氧反應,可導致水體缺氧與水質惡化。
2.色度
色度是一項感官性指標。主要來源于金屬化合物或有機化合物。所含雜質不同,色度不同。
危害:色度升高,透光性下降,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到影響,水體自凈作用減弱。
45t/d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