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洗滌污水處理設備工藝流程
洗滌污水處理設備工藝流程——適用范圍
1、工廠生活污水處理、礦山生活污水處理、*污水處理、學校食堂污水處理、旅游點污水處理、高速公路服務區收費站污水處理、風景區污水處理。
2、賓館污水處理、飯店污水處理、療養院污水處理、醫院污水處理。
3、住宅小區污水處理、別墅區污水處理、商務樓污水處理、新農村污水處理、集鎮生活污水處理。
4、車站污水處理、飛機場污水處理、海港碼頭污水處理、船舶廠污水處理。
5、水產加工廠污水處理、畜牧加工廠污水處理、鮮奶加工廠污水處理和各種工廠的生產、生活污水處理。
6、與生活污水類似的各種工業污水處理。
穩定塘的類型
好氧穩定塘:好氧穩定塘深度較淺,一般不超過0.5m,陽光能直接投入塘底,藻類生長茂盛,光合作用強,全部塘水呈好氧狀態,由好氧微生物降解有機污染物及凈化污水。BOD的去除率高,停留時間為2到6天時,可達到80%以上。
好氧塘中的一個主要特征是好氧微生物與植物性浮游生物——藻類共生。藻類利用太陽光進行光合作用,合成新的藻類,并在水中放出游離氧。好氧微生物利用這部分氧對有機物進行降解,而這一活動中產生的CO2又為藻類在光合作用中吸收利用。這樣在CO2和O2的授受過程中,有機污染物得到降解。好氧塘大的問題是水中藻類含量高,其中水中藻類SS含量可高達每升幾百毫克。如對藻類處理不當將會造成二次污染。另外,好氧塘占地面積達,對細菌的去除效果較差。
厭氧穩定塘:塘水深度一般在2m以上,有機負荷率高,整個塘水處于厭氧狀態,在其中進行水解、產酸以及甲烷發酵等厭氧反應。凈化速率低,污水停留時間長,一般作為高濃度有機廢水的首級處理工藝,之后還設有兼性塘、好氧塘,甚至深度處理塘。厭氧塘依靠厭氧菌的代謝功能使有機污染物得到降解。厭氧塘多以處理高濃度、水量不大的有機廢水。
兼性穩定塘:塘水較淺,一般在1m以上。塘內存在不同的區域,從塘面到一定深度,陽光能透入,藻類的光合作用旺盛,溶解氧充足,呈好氧狀態;塘底為沉淀淤泥,處于厭氧狀態,進行厭氧發酵;介于厭氧和好氧之間為兼性區,存在大量的兼性微生物。兼性塘的污水凈化是由好氧、厭氧、兼性微生物協同完成的。它是城市污水處理常用的一種穩定塘。
曝氣穩定塘:塘深2m以上,由表面曝氣器供氧,并對塘水進行攪動,在曝氣的條件下,藻類的生長和光合作用受到抑制。曝氣厭氧塘是經過人工強化的穩定塘,它采用人工曝氣裝置向塘內污水充氧,曝氣裝置多為表面機械曝氣器。根據曝氣裝置的數量、安設密度、曝氣強度不同,曝氣塘分為好氧曝氣塘和兼性曝氣塘兩類。好氧曝氣塘的曝氣裝置功率較大,足以使塘水中的生物污泥全部處于懸浮狀態,并向塘水提供足量的氧。兼性曝氣塘曝氣裝置僅能使部分團體物質處于懸浮狀態,存有一部分固體物質沉積塘底進行厭氧分解。曝氣塘是介于延時曝氣活性污泥法與穩定塘之間的工藝。其凈化功能、凈化效果以及工作效率方面都明顯高于一般類型的穩定塘。污水在塘內的停留時間短,曝氣塘所需的容積及占地面積均較小。但由于采用人工曝氣,耗能增加,運行費用也有所提高。
深度處理塘:通常作為塘系統的后一級,接納兼性塘或曝氣塘出水,或設置在常規二級生物處理設施后,作為進一步凈化有機物、病原菌和去除部分氮、磷之用。深度處理塘在污水處理廠和受納水體間起緩沖作用。其處理對象為常規二級處理工工藝的處理出水,以及處理效果與二級處理技術相當的穩定塘出水。其處理目的是使出水達到一定的標準,以滿足受納水體或回用時對水質的要求。深度處理塘一般采用好氧塘的形式,也有采用曝氣塘形式的,用兼性塘的則較少。通過深度處理可使BOD、COD等指標進一步降低,進一步去除水中的細菌、藻類以及氮、磷等植物性營養物質。
具體操作步驟
1、安裝調試人員首先要打開進水閥門、出水閥門,啟動設備進水提升水泵,將調節池的污水輸送到地生活污水處理設備中開始。
2、初次使用及調試的設備,當水位達到設備二分之一高度時停止水泵進水,打開風機進水閥,開啟風機,緩緩打開風機出風閥,向接觸氧氣池內曝氣48小時后再啟動進水提升水泵將污水加入至設備四分之三處,再向池內曝氣24小時。
3、要觀察二沉池水水流流態,出水堰集水必須均勻,一般每隔24小時必須排泥一次,排泥時打開排泥電磁閥,利用氣提方式將二沉池內的污泥提升至污泥池。
4、工作人員要用手觸摸調料是否有粘狀感,同時觀察水體微生物生長情況,直至長出生物膜,方可繼續向設備輸送污水,水量應逐步增加至設計水量。
5、定時觀察水中微生物生長情況,發現異常應及時控制進水水量加以調整。
6、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根據需要在消毒池內加入消毒劑,二沉池來水經過消毒劑加藥罐,藥劑部分溶解,達到消毒的目的。經處理過的水在清水箱內停留約0.5小時后,就達到了排放要求,可以向外界受水體排放。
7、設備調試結束并正常運行后,系統即可進入自動運行,現場將水泵、風機的操作切換在自動運行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