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二級生化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工藝
二級生化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工藝——總體工藝流程
常溫結晶分鹽*脫硫廢水處理工藝由石灰軟化、常溫結晶-納濾 (ATC-NF) 分鹽與二價鹽回收、電滲析-反滲透 (ED-RO) 極限膜濃縮、蒸發結晶一價鹽回收等四個主要單元和加藥、脫水等輔助單元組成
脫硫廢水首*入石灰軟化單元, 通過投加石灰、有機硫、絮凝劑等, 去除懸浮物、鎂離子、重金屬等。石灰軟化出水送入特殊設計的常溫結晶器 (ATC) , 與納濾濃水混合并根據需要補充硫酸鈉后, 在常溫下結晶析出硫酸鈣, 固液分離后得到高品質石膏產品。ATC出水在特殊阻垢劑的保護下超濾處理后加壓進入納濾單元, 實現以氯化鈉為主的一價鹽和以硫酸鈣為主的二價鹽的分離, 納濾濃水返回ATC循環處理。
主要含氯化鈉的納濾產水則進入ED-RO極限膜濃縮單元, 得到可以回用的RO產水和濃縮至鹽的質量分數為18%~20%的ED濃水。ED濃水送入蒸發結晶單元, 結晶后得到高純度氯化鈉產品。為了保證氯化鈉的純度, 極少量母液從蒸發結晶單元排出, 單獨拌灰或固化處理。
2 工藝特點與技術優勢
相較于現有工藝, 常溫結晶分鹽*工藝主要的特點是*采用了ATC-NF單元和ED-RO單元
ATC-NF單元的引入, 同步實現了1、2價鹽的分離與2價鹽回收的目的, 氯化鈉進入NF產水, 硫酸鈣被NF濃縮并在ATC中結晶[24]。ATC-NF單元為系統提供了穩定的鈣離子出口, 消除了碳酸鈉軟化深度除鈣的必要性, 從而在典型水質條件下, 可在石灰-硫酸鈉-碳酸鈉軟化的基礎上將藥耗成本進一步降低40%~50%。ATC-NF單元還降低了預處理化學污泥產量, 實現了硫酸鈣的回收, 從而大幅提高了整個系統結晶鹽的資源化率。
ED-RO單元結合了均相膜ED在高鹽度下優異的濃縮性能和RO在低濃度下杰出的脫鹽性能。與RO不同, ED的濃縮極限不受滲透壓限制, 采用合適的均相膜可以達到20%。相較于濃縮極限為12%的DTRO, ED-RO以更低的投資和大致相當的能耗, 將蒸發水量減少了40%, 這也使得*系統的整體投資與運行能耗進一步顯著降低。
調試運行期指標負荷的控制及注意事項
1、調試運行期指標負荷的控制
水解酸化池由于抗沖擊負荷比較好,所以對于水溫,保持在室溫溫度20℃就可以;PH理論的要求為5-6.5,相比于其他厭氧處理工藝來說,要求沒有那么苛刻,只要不出現大量污泥上浮,或者泡沫的情況下,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放大一些范圍。
調試初期主要控制運行參數為水力負荷(即上升流速)和停留時間,污泥濃度和污泥泥位,排泥和回流污泥。根據一般情況下設計參考值,上升流速為0.5-1.8m/h,污泥濃度在10-20g/l,停留時間在5-8h,泥位(上清液高度)應保持在1.2-2m之間,是比較穩定的系統。
在這個范圍內,污泥濃度與上升流速、停留時間是成反比例關系的,初期由于MLSS比較少,且沒有達到一個相對比較穩定的系統,所以減小上升流速,延長停留時間,可以保證污泥濃度的升高,由于在馴化階段,已將污水調整至正常來水濃度,所以取低上升流速為初期的對策,具體數值需參考實際設計參考值。初期階段,污泥回流是非常必要的,當然,這需要與來水流量配合,以保證要求的上升流速。
這段時間,減少排泥量,必須保證一定的污泥齡(ts=6d),排泥時需要參照COD,SS的前后變化、SV30、MLSS等指標,如果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測一下B/C的前后變化,如果上升,說明COD轉化為可溶性的量有所增加,說明運行良好。其次,污泥顏色的變化,正常的厭氧菌為棕色或深棕色,并且呈現絮狀。第三,鏡檢觀察生物相,厭氧階段,微生物主要是細菌為主,原生動物量會有所下降。DO一般小于等于0.2-0.3mg/l。
連續進水觀測幾天,如保持到設計范圍值標準,出水指標無大的變化時,根據情況調整水力負荷(上升流速),包括加大回流,加大進水量,由于厭氧調試變化比較慢,污水情況良好的話,一般在1個月左右,調整的過程中不能太快。這段時間,可以根據MLSS的量,或者出現大量懸浮的污泥時,調整排泥量。整個系統是以穩定為主,不要過度的追求降解效果,做好日常檢測,主要注意各項指標的變化情況,如果前后變化比較大,說明有問題需要調整。
系統特點:
高可靠與高穩定性:整個系統選用符合工業標準的成熟定型產品;PLC模塊具有自診斷與容錯功能;PLC控制柜內具有完善的抗干擾及防雷等技術措施;中控室及現地控制站設備均具備供電冗余功能;即使在上位機發生故障或通信中斷時,現地控制站亦可以在手動模式下獨立完成基本局部控制;
開放性:系統對用戶是開放的。設備的增減、控制方案的選取、系統的擴縮與維護等,用戶都可以在廣泛的設備環境下便利地自己完成。所有硬件接口,軟件協議全部按開放性的標準設計、編制;
操作的實用性:組太軟件和編程軟件都是全中文界面,豐富的圖畫功能,使用戶清晰的了解污水處理廠各工段的運行情況,故障報警點的分支細節,使操作員僅通過鼠標便可發布各種指令或換畫面;用戶還可通過上位機的網絡訪問網絡內任一節點的數據,梯形監控工具亦可以監控工業以太網甚至控制器網絡內各站PLC梯形圖程序,而不需要現場操作,實現真正的無縫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