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50噸每天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閱讀:382 發布時間:2020-12-2350噸每天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50噸每天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適用范圍
1、工廠生活污水處理、礦山生活污水處理、*污水處理、學校食堂污水處理、旅游點污水處理、高速公路服務區收費站污水處理、風景區污水處理。
2、賓館污水處理、飯店污水處理、療養院污水處理、醫院污水處理。
3、住宅小區污水處理、別墅區污水處理、商務樓污水處理、新農村污水處理、集鎮生活污水處理。
4、車站污水處理、飛機場污水處理、海港碼頭污水處理、船舶廠污水處理。
5、水產加工廠污水處理、畜牧加工廠污水處理、鮮奶加工廠污水處理和各種工廠的生產、生活污水處理。
6、與生活污水類似的各種工業污水處理。
50噸每天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處理工藝設施說明
1、格柵井
本污水處理工藝設計中,因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懸浮漂浮物,這些物質容易積累并zui終堵塞工藝設備和構筑物,所以必須采用攔截設備。本工藝中需設置機械細格柵一臺。為提高自動化程度和方便運行管理,采用機械細格柵24小時連續運行。
2、調節池
在整個處理系統中設置了污水調節池。通過調節池設置,能充分平衡水質、水量,使污水能比較均勻進入后續處理單元,提高整個系統的抗沖擊性能減少處理單元的設計規模。有利于降低運行成本和水質波動帶來的影響。在調節池內設置潛水攪拌器,防止發生沉淀現象,同時可以起到水質均衡的作用。調節池配套二臺污水提升泵,間隔4小時切換交替運行。設置液位自動控制裝置,提升水泵將根據液位自動開啟、停止。
3、缺氧池(A池)
由于污水中的有機成分較高,BOD5/CODcr=0.5可生化性好,因此設計采用生物膜法。
因為生活污水中有機氮含量高,在進行生物降解時會以氨氮的形式出現,所以排入水中的氨氮的指標會升高,而氨氮也是一個污染控制指標,因此在接觸氧化池前加缺氧池,缺氧池可利用回流的混合液中帶入的硝酸鹽和進水中的有機物碳源進行反硝化,使進水中NO2-、NO3-還原成N2達到脫氮作用,在去除有機物的同時降解氨氮值。缺氧池內上部布置組合填料,填充率為70%,底部布置穿孔曝氣系統,防止發生沉淀現象。
4、接觸氧化池(O池)
污水經缺氧池處理后,自流進入接觸氧化池,從而進入接觸氧化階段,即進入好氧處理。
接觸氧化池是一種生物膜法為主,兼有活性泥的生物處理裝置,通過提供氧源,污水中的有機物被微生物所吸附、降解,使水質得到凈化。
在設計過程中考慮接觸氧化時間較長為宜,內部設組合填料,填充率為70%,比表面積近600m2/m3,在設計面積負荷時也應充分考慮周圍環境,能確保較好的處理效率。因此設計負荷應選擇比較低的值:0.83kg/m3·日。填料使用壽命在8年。池內氧氣由羅茨風機提供。氣水比也同時考慮較高的值:15:1,曝氣形式:微孔曝氣,曝氣器考慮采用目前水處理較的膠膜曝氣頭。該裝置在運行過程中不會出現堵塞現象,具有曝氣氣孔小,氧的利用率高等優點,與傳統曝氣形式相比,具有*的優點。
接觸氧化是一種以生物膜法為主兼有活性污泥法的生物處理工藝。經過充分充氧的污水,浸沒全部填料并以一定的速度流經填料,生滿生物膜的填料表面經過與充氧的污水充分接觸,使水中有機物得到吸附和降解,從而使污水得到進化。
本設計采用優質的組合填料,不僅比表面積大,且水流特性*。
由于大量微生物被固定在填料層表面,形成高濃度的污泥床,俗稱生物膜,它具有較強的耐負荷沖擊。
此種結構由于沒有或極少量地產生懸浮性的活性污泥,因而不會產生污泥膨脹,這也是此法的一大特點。
此階段關鍵在于填料層的生物培養與落床,只要運行初期將此項工作做好,運行期間基本不用過問其他問題。
由于填料骨架替代了活性污泥法中的懸浮性作用,因此不需污泥回流,此舉大降低了運行管理程序。
本工藝將接觸氧化段分為三個接觸氧化池,污水依次流經接觸池,亦即將接觸氧化分為三級,充分利用接觸氧化的工藝特點,使污水經過三級接觸氧化池。有機物含量依次降低,生物降解愈發。
5、沉淀池
污水經過接觸氧化后,夾帶氧化過程中產生的少量的活性污泥及新陳代謝的生物膜,以及不能進行生物降解的少量固形物,進入二沉池進行固液分離。使水得到澄清排出。沉淀池采用豎流式,沉淀的污泥全部流至污泥池作進一步消化減少剩余污泥。同時確保處理出水達標,在二沉池內設布水管、斜管填料、排泥裝置。出水槽設計齒形集水槽,增加沉淀效果。
6、污泥池
沉淀池的污泥定時排入污泥池,進行厭氧消化/同時采用間隙好氧混合的方法,通過消化可以減少剩余污泥量約70%以上。污泥池上清液夾帶活化污泥回流至缺氧池內,剩余污泥根據污泥量定期清理。
50噸每天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工藝選擇
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工藝及裝置是以生化反應為基礎,將生化、沉淀、污泥回流等多個功能不同的傳統反應器有機結合在一個構筑物或設備之中而形成的結構簡單緊湊、管理操作方便的污水處理組合體。
工藝特點
厭氧水解一接觸氧化一沉淀工藝。該工藝集格柵、調節(集水)、厭氧水解、接觸氧化、沉淀等多種功能于一個構筑物之中(圖1),厭氧水解區、好氧接觸氧化區內懸掛填料。沉淀采用斜板或斜管,污泥自然回流,機電設備少動力節省。處理水量大時按混凝土池體設計,小水量時可設備化,工藝布置緊湊,占地面積小。好氧區采用接觸氧化產泥量小,回流污泥在此也可得到好氧消化,因此系統外排污泥量少,可定期由環衛吸糞車抽出,環境衛生條件好。
50噸每天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厭氧生物接觸氧化池
廢水進過水解酸化池在缺氧厭氧菌的作用下,把難降解的大分子有機物,分解成小分子易降解的有機物;減輕后續處理單元的處理難度及反應時間;同時因為酸化的過程也可以殺滅水體中的部分有害病菌。
根據厭氧生物濾池的耐沖擊負荷,調整進水流量Q,使進水穩定,同時也不會因為生物膜因水體沖擊負荷過大而出現污泥脫落的現象。
厭氧池的溶解氧應控制在≤0.5mg/l。
根據微生物的生長需要,控制好條件參數:( T 30℃),PH(6.5~7.5)、混合液回流比(R在35%左右即可),(定期,定點觀察微生物想的生長情況)。 對系統進出水,每天進行定點,定時采樣分析,PH、(T℃)、CODcr、DO、BOD5、NH3-N,TP、SS等。不定期的通過鏡檢觀察微生物相的生長狀況。
5、設計的各個水池構筑物為密封結構,系統在生產過程產生的氣體N2,CH4、CO2,H2S等廢氣通過觀察口排入空氣當中,無二次污染。
50噸每天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安裝、使用、維修
1.安裝基礎:設備如放置地坪上,只需準備一塊與設備外形相同的混凝土地坪作為基礎。基礎承壓必須大于4T/M2,也同時要求水平、平整。如設備埋設在地坪以下,基礎標高必須小于或等于設備標高并保證下雨不積水,基礎一般式素混凝土(是否配筋視當地地質情況而定)。為提放設備上浮,基礎應預埋抗浮環。
2.安裝:根據安裝圖就位,各箱體依次就為,箱體的位置、方向不能放錯,互相間距離必須準確,并聯接好管道。設備就為后,應用繃帶把設備和基礎上的抗浮環聯接,以防設備上浮。
3.在設備中注入污水,檢查各管道有無滲漏,若無則在基礎內注入清水30厘米-50厘米,即在箱體四周覆土,直至設備檢查孔,并平整地面,把電控柜控制線與水泵接通,電控柜與電源接通,接線時注意風機、電機的轉向,必須與風機所指方向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