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地埋式微動力污水凈化槽
閱讀:969 發布時間:2020-11-19地埋式微動力污水凈化槽
地埋式微動力污水凈化槽——設計原則
(1)嚴格執行國家有關環境保護的各項規定,確保出水指標達到國家及地方有關污染物排放標準;
(2)采取目前國內成熟、實用的處理工藝,穩定可靠地達到治理目標要求;
(3)在滿足上述要求下,做到前期投資少、運行費用低;
(4)技術路線簡單明了,操作管理方便;
(5)因地制宜,在現有的場地上建設一座外形美觀,與周圍建筑物相協調的污水處理站。
地埋式微動力污水凈化槽——設備概述
地埋式微動力污水處理設備是以生物接觸氧化法工藝為核心技術的一種高效污水凈化處理設備,它可以埋入地下,省掉地面建筑規劃審批、設計建造、保溫等復雜環節。同時,具有出水水質好,運行穩定,管理簡便,噪音低等特點。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具有廣闊的應用范圍,它適用于賓館、飯店、醫院、住宅小區、新農村改造、辦公樓、商場、療養院、學校等場所產生的生活污水處理,同時適用于食品、造紙、釀造、屠宰等有機污水的處理。
地埋式微動力污水凈化槽——工藝說明
地埋式微動力污水處理設備的設計主要是生活污水和與之類似的工業有機污水處理,其主要處理手段是采用目前成熟的生化處理技術:接觸氧化法。
該設備共有五部分組成:1.水解酸化池 2. 二級接觸氧化池3. 沉淀池4.污泥好氧消化池 5.中間水(消毒)池
地埋式微動力污水凈化槽——流程說明
1. 水解酸化池
水解酸化工藝目的就是為后面的好氧生化處理作預處理。廢水在水解池中的停留有厭氧發酵作用,進一步改善和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對提高后續生化反應速率、縮短生化反應時間、減少能耗和降低運行費用。
2. 接觸氧化池
水解酸化池的水自流至氧化池進行生化處理,氧化池分為2級,原污水中大部分有機物在此得到降解和凈化,好氧菌以填料為載體,利用污水中的有機物為食料,將污水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無機類,從而達到凈化目的。好氧菌的生存,必須有足夠的氧氣,即污水中有足夠的溶解氧,以達到生化處理的目的。好氧池空氣由風機提供,池內采用新型組合生物填料,該填料表面積比大、使用壽命長、易掛膜、耐腐蝕,池底采用旋混式曝氣器,使溶解氧的轉移率高,同時有重量輕、不老化、不易堵塞、使用壽命長等優點。
3. 沉淀池
污水經過生物接觸氧化池處理后出水自流進入沉淀池,以進一步沉淀去除脫落的生物膜和部份有機及無機小顆粒,沉淀池是根據重力作用的原理,當含有懸浮物的污水從下往上流動時,由重力作用,將物質沉淀下來。經過沉淀池沉淀后的出水更清澈透明。下部設錐形沉淀區和污泥提升裝置,沉淀污泥氣提式提升至污泥好氧消化池。
4. 污泥好氧消化池
沉淀池所排放剩余污泥在污泥好氧消化池中進行好氧消化穩定處理,以減少污泥的體積和提高污泥的穩定性。好氧消化后的污泥量較少,清理時可用吸糞車從污泥池的檢查孔伸到污泥池底部進行抽吸后外運即可(半年清理一次)。
5. 消毒池與消毒裝置
目前,消毒方式很多,如臭氧法、次氯酸鈉法二氧化氯法等。雖然次氯酸鈉法具有投配方便、價格低廉、可靠性高等優點,但是會與水中某些有機物結合生成有致癌作用的有機鹵化物。二氧化氯是*的廣譜、*、安全的消毒殺菌劑,其安全性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第四代AI級消毒產品,殺毒能力是次氯酸鈉的2.6倍,遠遠高于其它氯系列消毒產品。(消毒裝置根據用戶需要另行配套)
地埋式微動力污水凈化槽—— 安裝說明
1、本設備安裝時可按外形尺寸設置基礎,但無需設置地腳螺栓。為便于運行管理,可在設備基礎周圍設置排水溝,排水接入下水道。
2、設備基礎平面尺寸為設備外形尺寸每側向外增加0.5米。
3、設備周邊需留有1米以上檢修和操作空間。
4、設備已預留出標準法蘭接口,管道與設備系統采用法蘭連接,安裝簡便。
5、 設備直接坐落在水泥基礎上,無需做預埋件,產水量20m3/h以上設備基礎需配構造筋,以防產生不均勻沉降。
6、電氣條件:電源380V、50HZ。 沉淀池應進行定期排泥,每天至少2次,濁度高時,應增加排泥次數。
7、本套主體設備包括混合、絮凝(反應)、沉淀、過濾,其它輔助設備可按用戶要求配置。如不需過濾部分請在定貨時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