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60方每天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閱讀:342 發布時間:2020-11-1760方每天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60方每天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排放標準。
(1) 達到城鎮污水排放一級A標準污水處理工藝
一級標準的 A 標準是城鎮污水處理廠出水作為回用水的基本要求。污水處理廠出水引入稀釋能力較小的河湖作為城鎮景觀用水和一般回用水等
污水—化糞池—調節池—缺氧池—好氧池—MBR池—消毒池—清水池
此方法簡稱MBR工藝污水處理設備采用膜生物反應器技術是生物處理技術與膜分離技術相結合的一種新工藝,取代了傳統工藝中的二沉池,它可以高效地進行固液分離,得到直接使用的穩定中水。又可在生物池內維持高濃度的微生物量,工藝剩余污泥少,極有效地去除氨氮,出水懸浮物和濁度接近于零,出水中細菌和病毒被大幅度去除,能耗低,占地面積小。
(2)達到城鎮污水排放一級B標準污水處理工藝
城鎮污水處理廠出水排入 GB3838 地表水Ⅲ類功能水域(劃定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和游泳區除外)、GB3097 海水二類功能水域和湖、庫等封閉或半封閉水域時,執行一級標準的 B標準。
污水--化糞池--調節池—缺氧池--好氧池--二沉池—消毒池—清水池
此方法簡稱接觸氧化工藝:其技術實質是在生物反應池內充填填料,已經充氧的污水浸沒全部填料,并以一定的流速流經填料。在填料上布滿生物膜,污水與生物膜廣泛接觸,在生物膜上微生物的新陳代謝的作用下,污水中有機污染物得到去除,污水得到凈化。
60方每天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詳細說明:
初沉池:初沉池為豎流式沉淀池,污水在深沉池的上升流速為0.6-0.7毫米/秒,讓大顆粒污泥沉淀下來,降低后續生化處理的負荷,沉淀的污泥通過污泥管道提升至調節池,實現再一次循環的處理;
2、接觸氧化池:初沉后水自流至接觸池進行生化處理,接觸池分三級,總停留時間為1小時以上,其中加強型設備接觸氧化時間可達6小時,填料為新穎填料,易結膜,不堵塞。填料比表面積為160m2/m3,接觸池氣水比在12:1左右;
3、二沉池:生化后污水流到二沉池,二沉池為二只豎流式沉淀池,它們并聯運行。上升流速為0.3-0.4毫米/秒。排泥采用空氣提升至污泥裝置;
4、消毒池裝置:消毒池按規范:“TJ14-74”標準為30分鐘,若是醫院污水,消毒池可增加停留時間至1-1.5小時,采用固體氯片接觸溶解的消毒方式。消毒裝置能根據出水量的大小不斷改變加藥量,達到多出水多加藥,少出水少加藥的目的。其它消毒裝置可另行配制;
5、污泥裝置:污泥池清液回流至熱交換氧化池內進行再處理,消化后剩余污泥很少,一般1-2年清理一次,清理方法采用吸糞車從污泥池的檢查孔伸入污泥底部,進行抽吸外運即可。也可以通過循環處理掉;
6、風機:風機設在消毒的上方,進口采用雙層隔音,進風口有消聲器、風機過濾器,因此運行時無噪音;單臺風機運行壽命30000小時左右。
60方每天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技術原理
因綜合污水的水質較為復雜,在前設立調節隔渣池,后接初級沉淀系統,以確保后續工藝的順利進行,且如遇況還能起到抗負荷沖擊的作用。通過除渣并均勻混合后的污水由水泵提升至厭氧池處理進行厭氧生化處理,厭氧生化池內裝放填料,并加入高效優勢菌種。
厭氧微生物附著于填料的表面生長,當廢水推流通過填料層時,在填料表面的厭氧生物膜作用下,廢水中的有機物被降解,并產生少量沼氣,沼氣從池頂部溢出級厭氧生化池對于廢水中的cod去除率能達到60%-80%。級厭氧生化處理后的一部分廢水通過格柵沖洗泵返回對調節隔渣池和厭氧生化池的格柵網進行沖洗,另一部分廢水通過工藝控制泵提升后進入第二級綜合生化池。
綜合生化池內主要填充顆粒狀硬質催化填料,并加入優勢菌種及菌種載體。綜合生化池的硬質催化填料中,含多種金屬混合體,其微弱的電池效應緩慢釋放金屬離子。有不少的酶含有金屬離子,而且金屬離子往往是酶活性中心的組成部分,對酶的催化功能起重要作用。例如:α-*的ca2+,*脫氫酶的zn2+,過氧化氫酶中的fe2+等等。通過增加或改變酶分子中所含的金屬離子,主要是二價金屬離子。
60方每天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設備優勢
1.外觀依托集裝箱大小外殼,能夠滿足海運要求,運輸極為方便;
2.安裝方便,用戶只需將進出水管道直接與該設備連接即可正常運行;
3.操作簡單,設備可根據事先編輯好的控制條件,自動運行,亦可根據用戶的需要,手動進行控制;
4.運行靈活,設備可適應來水水量不斷波動的情況;
5.移動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運行方式可分為連續流或間歇流,運行方式靈活,操作簡便。
6.移動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可作為小型污水處理廠設計工藝,生產成型快,使用操作方便,也有不少地方作為應急
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備用,適用于市政污水處理管網布及不到位,無城市污水處理廠的臨時污水處理廠或者備用污
水處理廠設備。
7.移動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集靈活、便捷、節約、實用等優勢在環境治理行業成為新興創新優勢,在污水處理行業
具有一定的發展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