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酸堿中和地埋式設備
中學實驗室污水處理是國內目前國內污水處理行業的一個難題,雖然由于和各級對環境保護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污水處理行業正在快速長,污水處理總量逐年加,城鎮污水處理率不斷提高。但目前污水處理行業仍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
一方面,目前的污水處理能力尚跟不上用水規模的迅速擴張,管網、污泥處理等配套設施建設嚴重滯后。另一方面,的污水處理率與發達相比,還存在著明顯的差距,且處理設施的負荷率低。山東博斯達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內疾控中心實驗室污水綜合處理設備的專業生產廠家。
因此應完善污水處理的政策法規,建立監管體制,創建合理的污水處理收費體系,扶植國內環保產業發展,推進污水處理行業的產業化和市場化。污水處理行業是一個朝陽產業,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將在十一五”期間投資3000億元以推進城市污水處理和利用,污水處理行業由此迎來高速發展期。山東博斯達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為您報道。
中學實驗室廢水處理設備的水質特點是含有大量的病原體─病菌、病毒和寄生蟲卵。如結核病污水,每升可檢出結核桿菌幾十萬至幾百萬個。污水還含有消、藥劑、試劑等多種化學物質。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手段的的污水還含有放射性物質。污水的水量與的性質、規模及所在地區的氣候等因素有關,按每張病床計一般為每天200 - 1000升。
疾控中心污水處理主要是消毒,即殺滅病原體。常用的方法是二氧化氯消毒加生化的工藝原理。
生物實驗室日常工作中產生部分實驗室廢水,實驗室廢水中含有無機類污染物如酸、堿、鹽等;有機物污染物主要有烷烴、烯烴、酮、醚、酚、醛等有機碳氫化合物;生物類污染物主要含細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
根據業主提供的資料,項目規劃情況及有關設計規范,污水經處理后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標準Ⅲ級排放標準中的相關要求
受業主委托,我公司對該污水水質進行了仔細分析,并結合以往同類污水處理工程的經驗,在查閱大量資料及同行業數據的價基礎上,編制了該《學校實驗室污水處理項目設計方案》,供有關專家審查和業主選用。
項目總體工藝流程如下:
圖1 項目工藝流程圖
處理設施單元說明
1收集箱
本方案設置收集箱收集實驗室水量,調節池內設置自控系統,當廢水量達到一定量后,污水處理系統自動運行,同時能夠實現不同時間段不同性質污水的自中和,減少酸堿中和藥劑的使用量。
2酸堿中和系統
由于污水中含有酸、堿、無機鹽類物質,需對廢水進行酸堿中和處理。酸堿中和池內通過pH控制儀,利用計量泵準確投加一定量NaOH水溶液,調節pH值至8~9之間,在堿性條件下,廢水中的酸被中和,鐵、鎘、銅、錳、鎳、鉛、鉻等重金屬離子則與OH-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氫氧化物沉淀。
2沉淀池
污水經酸堿中和調節系統處理后部分溶解物質生成沉淀,該沉淀連同污水中原有懸浮物質在沉淀池中實現泥水分離,充分實現泥水分離,確保懸浮物指標的達標。
3氧化池
由于本項目污水為檢測過程中產生的廢水,污水中含有一定量的致病微生物,本方案通過設置氧化池并加入臭氧殺滅水中的病原微生物。
4多介質過濾器
經消毒處理后的廢水zui后進入多介質過濾器,尚未被去除的細小懸浮物、微量金屬及極少量的有機物等,一部分通過石英砂和具有巨大孔隙結構和比表面積的活性炭的吸咐、截留等物理、化學作用等去除,另一部則被附著在活性炭上的微生物膜中的厭氧、好氧及兼性菌等降解去除,活性炭截留吸咐,與微生物降解解吸的過程穿插、交替、循環進行。至此廢水即可達標排放。
2 設計依據、原則及范圍
2.1 設計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1984年5月頒布,1996年修訂,2008年修訂,2017年修訂,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2.《聲環境質量標準》(GB 3096-2008);
3.《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 50014-2006)(2014年版);
4.《低壓配電裝置及線路設計規范》(GB 50054-2011);
5.《自動化儀表工程施工及質量驗收規范》(GB50093-2013);
6.《中華人民共和國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
7.《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質標準》(GB/T 31962-2015)
8.《環境工程手冊》(水污染防治卷)
9. 《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標準Ⅲ級排放標準中的相關要求
2.2 設計原則
2.2.1 設計思路
酸堿中和地埋式設備
實驗室污水處理系統的設計中,本著技術*適用、工藝措施針對性強、系統可靠穩定、運行易開易停,一次性投資與日常運行費用綜合zui省、zui大限度的減少場地占用面積及zui大限度的使用原有的處理設施的原則。通過對目前國內外同類污水處理技術的綜合分析,特別是結合同類工程的實際經驗,本項目擬采用“酸堿中和調節+絮凝沉淀+氧化消毒+多介質過濾”工藝進行污水處理。該工藝流程的每一環節,均進行了充分的多方案比選,從而得出*化的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