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濰坊恒新環保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500m³/d生活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處理量 | 0.5m3/h | 加工定制 | 是 |
---|
500m³/d生活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一樣,同屬好氧生物處理方法。但活性污泥法是依靠曝氣池中懸浮流動著的活性污泥來分解有機物的,而生物膜法則上要依靠固著于載體表面的微生物膜來凈化有機物。
yyy2019.11.18
下面以活性污泥法為參照,比較它們之間的優缺點:
(1)生物膜法優點:
①固著于固體表面上的生物膜對廢水水質、水量的變化有較強的適應性,操作穩定性好。
②不會發生污泥膨脹,運轉管理較方便。而活性污泥法則容易發生污泥膨脹。
③由于微生物固著于固體表面,即使增殖速度慢的微生物也能生長繁殖。而在活性污泥法中,世代期比停留時間長的微生物被排出曝氣池,因此,生物膜中的生物相更為豐富,且沿水流方向膜中生物種群具有一定分布。
④同高營養級的微生物存在,有機物代謝對較多的轉移為能量,合成新細胞即剩余污泥量較少。
⑤采用自然通風供氧。
(2)生物膜法缺點:
①活性生物難以人為控制,因而在運行方面靈活性較差。而活性污泥法運行比較方便靈活。
②由于載體材料的比表面積小,故設備容積負荷有限,空間效率較低。而且需要較多的載體填料和支撐結構,通常基建投資超過活性污泥法。
③處理出水往往含有較大的脫落的生物膜片,使得出水澄清度降低。而活性污泥法在
正常情況下獲得比較好的澄清水。
500m³/d生活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3) 應用范圍
活性污泥和生物膜法系統是當前污水處理領域應用廣泛的兩種處理技術。活性污泥法是目前應用廣泛的好氧生物處理技術,保證活性污泥處理系統成功運行的基本條件是:1.廢水中含有微生物所需的C、N、P等營養物質及元素;2.混合液中含有足夠的溶解氧;3.活性污泥應與廢水充分的接觸;4.活性污泥需連續回流,并及時排放剩余污泥,使混合液保持適量的活性污泥;5.廢水中含有的有毒污染物質的量足夠低,對微生物不能構成抑制作用。生物膜法是一種高效的廢水處理方法,具有污泥量少,不會引起污泥膨脹,對廢水的水質和水量的變動具有較好的適應能力,運行管理簡單等特點。在生物膜反應器中,有機污染物、溶解氧及各種必須的營養物質首先要從液相擴散到生物膜表面,進而進到生物膜內部,只有擴散到生物膜表面或內部的污染物才有可能被生物膜內微生物分解與轉化,終形成各種代謝產物。另外,在生物膜反應器中,由于微生物被固定在載體上,從而實現了SRT與HRT(水力停留時間)的分離,使得增殖速率慢的微生物也能生長繁殖。
好氧生物處理法
好氧生物處理就是在充分供氧或者供氣的條件下,借助好氧微生物(主要是好氧細菌)或兼性好氧微生物,將污水中有機物氧化分解成較穩定的無機物的處理過程。處理過程中,廢水中的一部分有機物在細菌生命活動過程中被同化、吸收,轉化成增殖的細菌菌體部分,另一部分有機物則被氧化分解成簡單的無機物(如二氧化碳、水、硝酸根離子等),并釋放能量供細菌等微生物生命活動的需要。
2,厭氧生物處理法
厭氧生物處理法是在斷絕氧氣的條件下,利用厭氧微生物和兼性厭氧微生物的作用,將廢水中的各種復雜有機物轉化成比較簡單的無機物(如二氧化碳)或有機物(如甲烷)的處理過程,也稱為厭氧消化。與好氧生化法相比,厭氧生化法具有以下優點:
①應用范圍廣:由于供氧限制,好氧法一般只適用于中、低濃度的有機廢水的處理,而厭氧法既適用于高濃度有機廢水,也適用于中、低濃度有機廢水。有些有機物,如固體有機物、著色劑蒽酮和某些偶氮染料等,用好氧生物處理法難以降解,但用厭氧生物處理可以降解。
②能耗低:好氧法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供氧,曝氣費用隨有機物濃度增加而增大,而厭氧法不需要充氧,產生的沼氣還可以作為能源。廢水有機物達到一定濃度后,沼氣能量可以抵償所消耗的能量。
③負荷高:通常,好氧法的有機容積負荷為2~4kg/(m³.d),而厭氧法為2~10kg/(m³.d),高的可達50kg/(m³.d).
④剩余污泥數量少,濃縮性、脫水性良好:好氧法每去除1公斤BOD將產生0.4~0.6公斤生物量,而厭氧法去除1公斤COD只產生0.02~0.1公斤生物量,其剩余污泥只有好氧法的5%~20%。
⑤氮、磷的營養需要量較少:好氧法一般要求BOD:N:P為100:5:1,而厭氧法的BOD:N:P為100:2.5:0.5,處理氮、磷缺乏的工業廢水所需投加的營養鹽量較少。
⑥厭氧處理過程有一定的殺菌作用,可以殺死廢水和污泥中的寄生蟲卵、病毒等。
⑦厭氧活化污泥可以長期貯存,厭氧反應器可以季節性或間歇性運轉。與好氧生化法相比,在停止運行一段時間后,能較迅速啟動。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