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藥純化水設備系統消毒殺菌的概念
制藥純化水設備系統的滅菌是以化學劑或者物理方法消滅所有活的微生物,包括所有細菌的繁殖體、芽孢、真菌及病毒,從而達到*無菌的過程。而消毒是用物理或者化學方法或清除傳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達到無害化。制藥純化水設備系統通常都是應用連續的方法控制微生物含量,再配合周期性的消毒殺菌。以熱系統、冷系統以及常溫系統講述制藥純化水設備系統在不同溫度時對連續微生物控制的影響。
二、制藥純化水系統溫度對微生物的影響
1.“熱”系統
防止細菌生長的有效和可靠的方法是在高于細菌易存活的溫度下操作。如果制藥純化水設備分配系統維持在熱狀態下,常規的消毒可以取消。有很多的歷史數據表明系統在80℃的溫度下操作,能防止微生物的生長。目前很多企業在70℃的溫度下驗證水系統。在較低的溫度下操作的優點包括節約能源、對人體傷害風險低、減少紅銹的生成。系統在這個范圍內的較高溫度下操作在微生物污染方面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但在80℃以下的有效性必須在實例的基礎上用檢測數據來證明,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溫度范圍不會去除內毒素。
2.“冷”系統
通常情況下,“冷”系統是在4~10℃(我國藥典附錄中提及的是低于4℃)的溫度下操作。在15℃ 以下,微生物的生長率明顯降低,因此與常溫系統相比,冷系統的消毒頻率可能要降低。特定溫度下的有效性與否,在任何特殊系統中相關的消毒頻率必須在實例的基礎上通過統計分析來確定。雖然“冷”系統被證明是有效的,但是其需要能耗及與其相關的成本很高。
3.“常溫”系統
任何制藥用水系統的循環溫度都是通過需要達到的微生物標準或需要達到的使用溫度來確定的。在行業中,“常溫”的純化水設備系統通常使用臭氧或熱消毒,與“熱”或“冷”系統相比,通常需要較低的生命周期成本,并且還減少了能量消耗。然而,在沒有提高系統消毒水平的情況下,在儲罐和分配循環中缺少溫度控制會導致系統內生物膜的形成,偶爾或不可預測地產生微生物不符合規定的水,以及導致不在計劃內的水系統停機。
二、制藥純化水設備系統中各種滅菌消毒方法
1.巴氏消毒
在制藥純化水設備系統中,巴士消毒的主要作用是:用于純化水系統中的活性炭等預處理單元的周期性消毒,RO反滲透、EDI模塊的周期性消毒以及純化水儲存與分配管路的周期性消毒;用于注射用水系統正常運行時的微生物抑制。
2.紫外線殺菌
在制藥純化水設備系統中,紫外線殺菌是常用的殺菌方法,主要有殺菌、降解TOC和破除臭氧的作用。它可以減慢水系統中的新菌落生產速度進而影響生物膜的形成,但對已經生成的生物膜是無效的,只對浮游微生物部分有效。紫外線殺菌的效果有紫外線的強度、紫外線的光譜度和照射時間決定。當波長為253.7mm時可以獲得佳的殺菌效果。
3.臭氧殺菌
與前面介紹的紫外線殺菌以及巴士消毒相比,臭氧殺菌通過氧化作用破壞微生物膜的結構,可以滅殺細菌繁殖體和芽孢、病毒、真菌等,還能夠破壞肉毒桿菌霉素。
4.純蒸汽殺菌
純蒸汽殺菌屬于熱力滅菌范疇,利用高溫高壓蒸汽進行滅菌的方法。可以殺死一切微生物,包括細菌的芽孢、真菌的孢子或者休眠體等耐高溫個體。具有無殘留、不污染環境、不破壞產品表面并容易控制和重現等優點,從而被廣泛用于純化水設備系統、注射用水系統和配液系統的滅菌。需要注意的是,在純蒸汽殺菌時,必須要排盡罐體的不凝性氣體,否則會大大降低滅菌效果。
5.過熱水殺菌
過熱水殺菌也屬于熱力滅菌范疇,除具備純蒸汽殺菌的功能優點外,還有如下有點:采用工業蒸汽為熱源,不需要另外制備純蒸汽;采用注射用水系統已有的維持80℃高溫循環用雙板式換熱器進行系統升溫,節省項目且操作方便;在純化水設備系統的滅菌過程中,不需要考慮低點冷凝水的排放問題,不會發生冷凝水排放不及時引起的滅菌死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