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鋼地埋式污水處理設施地埋A/O-生態塘技術:
一種常規生化處理后增加生態塘處理工藝。生態塘亦稱氧化塘或穩定塘,是一種利用天然凈化能力對污水進行處理的構筑物的總稱。其凈化過程與自然水體的自凈過程相似,通常是將土地進行適當的人工修整,建成池塘,并設置圍堤和防滲層,依靠塘內生長的微生物來處理污水。生物塘是以太陽能為初始能量,通過在塘中種植水生植物,進行水產和水禽養殖,形成人工生態系統,在太陽能(日光輻射提供能量) 作為初始能量的推動下,通過生物塘中多條食物鏈的物質遷移、轉化和能量的逐級傳遞、轉化,將進入塘中污水的有機污染物進行降解和轉化,后不僅去除了污染物,而且以水生植物和水產、水禽的形式作為資源回收,凈化的污水也可作為再生資源予以回收再用,使污水處理與利用結合起來,實現污水處理資源化。該技術適用于擁有自然池塘或閑置溝渠,地勢條件易于收集污水,并能通過自流出水的且規模適中的村莊,處理規模20~200t/天。工藝參數: 缺氧池停留時間不小于4 h,好氧池停留時間不小于6 h,生態塘停留時間不小于24 h,污泥清理周期180天。
在污水生物除磷實踐中,好氧細菌不是對磷的生物攝/放起作用的菌種,兼性反硝化細菌也有著很強的生物攝/放磷現象。反硝化細菌的生物攝/放磷作用被荷蘭代爾夫特工業大學(TUDelft)和日本東京大學(UT)研究人員合作研究確認,并冠名為反硝化除磷(denitrifyingdephosphatation)。在磷的生物攝/放過程中,反硝化除磷細菌以硝酸氮取代氧作為電子接受體,也就是說反硝化除磷細菌能將反硝化脫氮和生物除磷這兩個原本認為彼此獨立的作用合二為一。顯然,在結合的除磷脫氮過程中,COD和氧的消耗量均能得到相應節省。比較傳統的專性好氧磷細菌去除工藝,反硝化除磷細菌能分別節省約50%和30%的COD與氧的消耗量,相應減少剩余污泥量50%。在反硝化除磷過程中由于COD需要量的大為減少,過剩的COD因此能被分離,并使之甲烷化,從而避免COD單一的氧化穩定(至CO2)。歸因于曝氣能量的減少,以及過剩COD甲烷化后能量的產生,這種綜合的能量節約終會導致釋放到大氣的CO2量明顯減少。因此,具有反硝化除磷細菌富集的處理系統可以被視為可持續處理工藝。
?玻璃鋼地埋式污水處理設施工藝結構
②廢水先流入缺氧池與經硝化后含有NO2--N和NO3--N的回流液混合,進行反硝化反應。廢水中的有機物為該段反硝化提供了外加碳源,另外,反硝化產生的堿度可以提供給硝化段,中和該段產生的H+。
③A/DAT-IAT工藝適應水量水質變化大的廢水,具有抵抗毒性的功能、運行穩定、處理效率高、出水質量好。因為進水沖擊負荷在經過多級處理后,對出水水質的影響也大為降低。
④由于所有的生化反應都與反應物濃度有關。從連續運行的缺氧池進水也就加速了缺氧反應,缺氧后的廢水進入反應池,提高了反應池的COD降解和硝化反應速率,從而改善了系統的整體處理效果,提高了出水水質。
⑤IAT池可視為延時曝氣,有機物負荷非常低,有利于硝化反應的進行,在沉淀階段可利用內源碳進行反硝化反應。廢水中的有機物和NH3-N在IAT池進一步降解,確保了出水水質。
SBR法是近年發展起來的一種較為*的活性污泥處理法,該處理工藝集曝氣池、沉淀池為一體,連續進水,間歇曝氣,停氣時污水沉淀撇除上清液,成為一個周期,周而復始。SBR法不設沉淀池,無污泥回流設備,但SBR法為間歇運行,需設多個處理單元,進水和曝氣相互切換,造成控制較為復雜。為了保證溢流率,SBR法對潷水器設備制造要求高,制作時必須精益求精,否則極易造成終出水水質不達標。目前國內還沒有質量較好的潷水設備,進口設備采購麻煩,且價格昂貴,同時后期維修費用也高。SBR法池內污泥濃度由濃度儀測定以便控制排出多余污泥量,目前國內濃度儀技術不成熟等原因易造成SBR污泥排放控制困難等問題。
設計缺氧池就是為了改善DAT-IAT工藝脫氮效率低的缺點。在缺氧池內的缺氧環境下,DAT池中的硝態氮液大量回流至缺氧池進行反硝化反應。反硝化菌可以利用原水中充足的有機碳源來作為電子供體,以回流混合液中的硝態氮作為電子受體進行厭氧呼吸。從NO3-還原為N2歷經連續四個反應過程:
從動力學的角度分析,反硝化過程應屬于零級反應。多數學者認為:當反硝化過程中有充足的有機碳源,同時NO3--N的濃度高于0.1mg/L時,反硝化速率與NO3--N的濃度無關,只與反硝化菌的數量有關[1]。缺氧池在脫氮的同時還可以降解有機污染物,降低了DAT池有機負荷,提高了DAT池硝化速率,增強了DAT池的硝化效果。此外,缺氧池還存在水解發酵作用,難降解的COD水解為易降解的COD,使得系統生物降解更加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