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噸/天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傳統的活性污泥法COD去除率一般為80%左右,BOD5為90%,處理后的廢水一般難以達到廢水綜合排放標準,而采用序批式間歇活性污泥法(簡稱SBR法)可大大突破這一界限。SBR法用于宰雞廠廢水處理,CODc去除率可達95%以上。屠宰廠的廢水經預沉池、厭氧、SBR反應等工藝處理后,出水水質可優于(GB8978一l996)一級排放標準。在SBR法的基礎進行改進后出現了二段SBR法,其特點是系統設兩段SBR池串聯,分別培養出適宜于不同有機物的專性菌.從而使不同種類的有機物在不同的生化條件下都得到充分降解。該法對水質水量的變化適應能力強.運行靈活,抗沖擊能力強,出水的水質穩定,易實現自動化控制。
25噸/天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SBR法處理屠宰廢水是一種較為經濟有效的方法,但由于屠宰廢水含有大量的油脂、血水.碳氮比和碳磷比大。氮、磷相對不足。此時易產生油性泡沫而使污泥松散和指數增高。易出現高粘性膨脹而導致污泥流失問題:為獲得較高的脫氮效果,SBR工藝必須設有攪拌裝置。且不可避免存在污泥上浮現象;另外該方法對油、SS、色度的去除效果并不理想。必須輔以一定的前、后處理工序。因此氣浮除油脂成為SBR法處理屠宰廢水時所必須的處理單元:廢水經過SBR法處理后。其中氨氮含量仍然很高。必要時可在該工序后輔以化學方法除去。
污泥的處置與處理
污泥的來源:
①出沉污泥:來自污水處理的初沉池
②剩余污泥:來自污水生物處理系統的二沉池或生物反應池
③消化污泥:經過厭氧消化或好氧消化處理后的污泥
④化學污泥:用混凝、化學沉淀等化學方法處理污水時所產生的污泥
除了以上污泥外,污水廠排出的污泥中還包括柵渣和沉砂池沉渣。
污泥濃縮方法:污泥濃縮是降低污泥含水率、減少污泥體積的有效方法。污泥濃縮主要減縮污泥的間隙水。方法主要有沉降法、氣浮法、離心法。
①沉降法:沉降法主要用于濃縮初沉污泥及初沉污泥和剩余活性污泥的混合污泥。
②氣浮法:氣浮濃縮是依靠微小氣泡與污泥顆粒產生黏附作用,使污泥顆粒的密度小于水而上浮,并得到濃縮。
③離心法:利用污泥中固、液相的密度不同,在高速旋轉的離心機中受到不同的離心力而使兩者分離,達到濃縮的目的。
污泥穩定的方法:生物法,化學法。
生物穩定就是在人工條件下加速微生物對污泥中有機物的分解,使之變成穩定的無機物或不易被生物降解的有機物的過程;化學穩定向污泥中投加化學藥劑殺死微生物,或改變污泥的環境使微生物難以生存,從而使污泥中的有機物在短期內不致的過程。
污泥的生物穩定有污泥的好氧生物穩定和污泥的厭氧生物穩定。
污泥的化學穩定有石灰穩定法、氯穩定法、臭氧穩定法。
A/O是Anoxic/Oxic的縮寫,它的*性是除了使有機污染物得到降解之外,還具有一定的脫氮除磷功能,是將厭氧水解技術用為活性污泥的前處理,所以A/O法是改進的活性污泥法。
A/O工藝將前段缺氧段和后段好氧段串聯在一起,A段DO不大于0.2mg/L,O段DO=2~4mg/L。在缺氧段異養菌將污水中的淀粉、纖維、碳水化合物等懸浮污染物和可溶性有機物水解為有機酸,使大分子有機物分解為小分子有機物,不溶性的有機物轉化成可溶性有機物,當這些經缺氧水解的產物進入好氧池進行好氧處理時,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提高氧的效率;在缺氧段異養菌將蛋白質、脂肪等污染物進行氨化(有機鏈上的N或氨基酸中的氨基)游離出氨(NH3、NH4+),在充足供氧條件下,自養菌的硝化作用將NH3-N(NH4+)氧化為NO3-,通過回流控制返回至A池,在缺氧條件下,異氧菌的反硝化作用將NO3-還原為分子態氮(N2)完成C、N、O在生態中的循環,實現污水無害化處理。
主要工藝特點
1. 缺氧池在前,污水中的有機碳被反硝化菌所利用,可減輕其后好氧池的有機負荷,反硝化反應產生的減度可以補償好氧池中進行硝化反應對堿度的需求。
2. 好氧在缺氧池之后,可以使反硝化殘留的有機污染物得到進一步去除,提高出水水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