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鋼一體化污水處理成套裝置
實實在在的廠家,實實在在的經營;誠信是企業立足的根本,
我公司正是靠著誠信不斷發展壯大,并獲得了新老客戶的*
好評
魯盛歡迎您的到來,期待與您的*合作!!
土建構筑物設計
1.結構設計
1)、地基處理方法
本設計以實土作為土建設計依據,要求土地承載力。根據經濟合理,施工方便的原則,擬采用開挖后采用C20混凝土找平澆注底板處理地基較為合適。
2)、結構形式
主體構筑物有隔柵井、隔油沉砂池、調節池、地下滲濾田及放流槽。隔柵井、隔油沉砂池、調節池均采用磚砌結構,地埋式,地下滲濾田采用磚砌結構,半埋式。
2.抗浮設計
由于場地處理于河邊,地下水位較高,在設計zui高水位時,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來解決抗浮問題。采取自動抗浮及降低地下水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3.抗震設計
根據《中國地震烈度區劃圖》,在場地地震基本烈度為VI度,建筑場地類型屬二類,污水站所有構筑物均按Ⅶ度抗震設防。
整體設備構筑物均可抗Ⅶ度。磚混結構按規范進行抗震構造。砌體材料要求不低于MU7.5,砌體砂漿強度不低于M2.5, 并按規定采取相應的抗震構造措施。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的設計主要是針對生活污水和與之類似的工業有機污水處理,其主要處理方法是采用較為成熟的生化處理工藝-生物接觸氧化法,水質設計參數按照一般生活污水水質設計計算,進水BOD5平均值為小于200mg/L,出水BOD5平均值為10-20mg/L。
調節池(原有)采用鋼砼結構。調節池儲存廢水并調節水質、水量的不平衡,保證污水處理系統的連續穩定運行。提升泵將調節池內的污水送至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內的生物接觸氧化池。生物接觸氧化池內掛滿組合填料。
玻璃鋼一體化污水處理成套裝置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配備有鼓風鼓風機。一級提升泵啟動時,鼓風鼓風機連續工作;一級提升泵停止時,鼓風鼓風機間歇工作。這樣的運行方式既保證了微生物的需氧量,又能充分節省能量,減少不必要的電耗。
二級接觸氧化池內的水自流進入沉淀池。
沉淀池采用斜板沉淀池。
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這是一種將電解、絮凝和氣浮結合的方法。其原理是:將陽極放置在在欲凈化的水中,陽極上會溶解三價鋁離子或二價鐵離子到水中,它們水解成為分散而有效絮凝劑。從電極的反應式可以知道,在陽極上會產生氧氣泡,在陰極上會產生氫氣泡。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在氣泡上升的過程中,懸浮物被帶出水面,在水面上就會形成浮渣層;另一方面,懸浮雜質會與三價鋁離子(或二價鐵離子)及其水解產物發生絮凝作用。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這種方法優點也很多,如省去了化學絮凝劑、沒有陰離子和雜質、有一定的去除細菌的效果等。
人類生活過程中產生的污水,是水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主要是糞便和洗滌污水。城市每人每日排出的生活污水量為100—200L,其量與生活水平有密切關系。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機物,如纖維素、淀粉、糖類和脂肪蛋白質等;也常含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蟲卵;無機鹽類的氯化物、硫酸鹽、磷酸鹽、碳酸氫鹽和鈉、鉀、鈣、鎂等。總的特點是含氮、含硫和含磷高,在厭氧細菌作用下,易生惡臭物質。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打開進水閥門、出水閥門,啟動設備進水提升水泵,將調節池的污水輸送到初次使用及調試時,當水位達到設備1/2高度時停止水泵進水,打開風機進水閥,開啟風機,緩緩打開風機出風閥,向接觸氧化池內曝氣48小時后再啟動進水提升水泵將污水加入至設備3/4處,再向池內曝氣24小時。
污水處理系統電氣與控制說明:
污水來水采用直接自流進入排水管網,污水經管網集流后自流經兩道格柵除去水中的粗大懸浮物,然后由自流的方式進入調節池進行均合水質、水量調節。調節池采用全地下式鋼砼構筑物,有效水力停留時間為8小時。為防止調節池產生沉淀,在調節池內配置空氣曝氣裝置,進行空氣攪拌及預曝氣,調節池的廢水由潛污水泵提升至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系統,該系統有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中間消**池、污泥池、過濾器、回用水池等部分組成。經缺氧池進行缺氧后的污水自流到好氧池進行好氧處理。好氧池采用接觸氧化法,經好氧處理后的混合液回流至缺氧池,回流比R=200-400%,使缺氧池既從廢水中得到充分的有機物,又從回流液中得到大量的硝酸鹽,即可在缺氧池中進行反硝化反應,達到脫氮的作用,然后污水再進入好氧系統進一步降解COD和硝化反應。
設計原則
1)嚴格執行國家現行的環保技術標準、規范,遵守國家和地方環保的有關法律、法規;
2)選用*、合理、可靠的處理工藝,在確保處理排放達標的前提下,做到操作簡單、管理方便、占地小、投資省、運行費用低;
3)本工程系環境工程,尤其要注意環境保護,避免和減少二次污染。要求改善勞動衛生條件,貫徹安全生產和清潔文明生產的方針;
4)為了提高污水處理站管理水平,設計采用的自動化程度較高,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低;
5)合理選用優質配件,降低能耗,提高工作效益和使用壽命,降低成本;
6)在工藝設計時,有較大的靈活性,可調性,以適應水量、水質的周期變化。采用一套污水處理設施,以提高系統的靈活性和可變性;
7)采用污泥前置回流硝解工藝,以降低污泥產生量;
8)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有效地利用空間。
設計范圍
1、調節池:調節池幾何尺寸暫定為2.5m×2.5m,較大幾何深度為-4.50m,有效容積暫定20m3(以“綜合污水處理設備平面布置圖”施工圖為準)。調節池內設有格柵、液位計、污水提升泵。池頂設有長方形人孔,按加蓋設計以防氣味,池內安裝污水提升泵和格柵,污水提升泵和格柵的安裝位置參見“綜合污水處理設備平面布置圖”,其基礎安裝方式和連接固定方式在現場自行解決;調節池水位計的安裝形式、固定方式及安裝位置在現場自行解決。池內由土建預留了格柵埋件、污水提升泵基礎埋鐵和污水提升泵出水管、上清液回流管、預曝氣系統曝氣管在池壁上的套管。
2、閥門井:2個閥門井,幾何尺寸為1.5m×2m,較大幾何深度為-2.0m(初步擬定)。閥門井內安裝有閥門、止回閥、流量計(投標方需要核算閥門井的尺寸)。
3、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幾何尺寸暫定為4.5m×2m,設備基礎安裝暫定標高為-3.50m(相對于室外地面)。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包括初沉池、氧化池、二沉池、消毒清水池、污泥消化池、風機房、閥門小間、填料、加藥裝置、過濾器、雜用水提升泵、污泥泵、風機、儲氣罐、壓力表、液位計、閥門等。
4、格柵、液位計、污水提升泵、流量計、閥門的選型、安裝設計。
5、地埋式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本體及連接管道等的設計。處理設備要滿足進出水水質及水量的要求,工藝流程合理,運行管理簡單、方便。
6、地埋式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本體與調節池、閥門井之間連接管道等的設計。
7、消毒加藥系統的設計、選型、安裝。
8、曝氣系統的設計、選型、安裝。
9、送風系統設備的安裝布置。
10、雜用水提升泵(反沖洗泵)的工藝布置、參數、電負荷及電壓等級,反沖洗后污水的排放設計。閥門小間,壓力表與提升泵的自動控制。
11、過濾裝置的設計、選型、安裝。
12、以上各項只包括工藝設計內容,不包括土建內容,但投標方的各個系統的布置方案要滿足各個部分的建(構)筑物的幾何尺寸,設備和管道布置要適應各個部分的建(構)筑物已經預留的埋件和孔洞。
設備工藝說明
設備的設計主要是對生活污水和與工業有機污水的處理。其主要處理手段是采用目前較為成熟的生化處理技術接觸氧化池。水質設計參數按污水進水COD5為400mg/L。
⑴初沉池:初沉池為豎流式沉淀池,污水在沉淀池的上升流速為0.3~0.4毫米/秒,沉淀下來的污泥提升至污泥池。如設有調節池的可不設置初沉池。
⑵缺氧池:缺氧池為脫氮處理而設置,池內設置立體彈性填料,作為反硝化細菌的載體,硝化液中回硝態氨和亞酸態氧在反硝化細菌的作用下,還原成氮氣,達到脫氮的目的,缺氧池有效停留時間為2.5~3.5h,溶解氧控制在≤0.5mg/L。
⑶接觸氧化池:污水自流至接觸池進行生化處理,接觸池分為三級,停留時間為8h,(加強型設備接觸氧化時間可達8~12h)填料為新穎彈性填料,易結膜,不堵塞,接觸氧化池氣水比在15:1左右。
⑷二沉池:生化后的污水流到二沉池,二沉池為豎流式沉淀,表面負荷為<1.0m3/m2.h,排泥提升至污泥池。
設備的設計主要是對生活污水和與工業有機污水的處理。其主要處理手段是采用目前較為成熟的生化處理技術接觸氧化池。水質設計參數按污水進水COD5為350mg/L,出水COD為150mg/L計算。共有三部份組成:⑴水解池;⑵接觸氧化池;3排放池。
⑴初沉池:初沉池為豎流式沉淀池,污水在沉淀池的上升流速為0.3~0.4毫米/秒,沉淀下來的污泥提升至污泥池。如設有調節池的可不設置初沉池。
⑵缺氧池:缺氧池為脫氮處理而設置,池內設置立體彈性填料,作為反硝化細菌的載體,硝化液中回硝態氨和亞酸態氧在反硝化細菌的作用下,還原成氮氣,達到脫氮的目的,缺氧池有效停留時間為2.5~3.5h,溶解氧控制在≤0.5mg/L。
⑶接觸氧化池:污水自流至接觸池進行生化處理,接觸池分為三級,停留時間為8h,(加強型設備接觸氧化時間可達8~12h)填料為新穎彈性填料,易結膜,不堵塞,接觸氧化池氣水比在15:1左右。
⑷二沉池:生化后的污水流到二沉池,二沉池為豎流式沉淀,表面負荷為<1.0m3/m2.h,排泥提升至污泥池。
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O級生物處理池
設置目的:該池為本污水處理的核心部分,分二段,前一段在較高的有機負荷下,去除污水中的各種有機物質,通過附著于填料上的大量不同種屬的微生物群落共同參與下的生化降解和吸附作用,使污水中的有機物含量大幅度降低。后段在有機負荷較低的情況下,通過硝化菌的作用,在氧量充足的條件下降解污水中的氨氮,同時也使污水中的 COD 值降低到更低的水平,使污水得以凈化。
設計特點:該池由池體、填料、布水裝置和充氧曝氣系統等部分組成。該池以生物膜法為主,兼有活性污泥法的復合接觸氧化法(同時回流部分污泥)特點。填料在水中自由舒展擴散,對水中氣泡作多層次切割,相對增加了曝氣效果增加了氧利用率,填料成籠式安裝,拆卸、檢修方便。池中填料采用立體網裝組合填料,該填料具有比表面積大,使用壽命長,易掛膜耐腐蝕不結團堵塞。在復合生化反應池內同時存在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從而可以大大提高反應池中微生物濃度,提高對污染的去除能力,在曝氣池中加入生物膜載體,為世代長的硝化菌提供了良好的附著場所和生存條件,因而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硝化,同時生物膜由外到內依次形成了好氧—缺氧——厭氧的生物環境,曝氣氣泡的沖刷剪切作用促進生物膜的更新換代,并使其保持一定的活性,為同時硝化與反硝化提供了條件,在去除有機物的同時能夠脫氮除磷。微生物附著在纖微載體填料上并在曝氣池內一定空間內擺動,隨著固著生物膜微生物的增加能夠減少系統對二沉降池的依賴,進而提高生物反應器的運行穩定性。同時在填料下部密集布置曝氣裝置,運行曝氣時能夠形成橫向旋流和縱向推流的復合水力流態,有效地提高了氧的利用效率,強化了處理效果,減少了短現象。
該池分二級,使水質降解成梯度,達到良好的處理效果,同時設計采用相應導流紊流措施,使整體設計更趨合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