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懂污水、治污水,還地球一片綠色。
需要: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氣浮機、二氧化氯發生器、加藥裝置、固液分離機、厭氧反應塔、機械格柵、板框壓濾機就找我們。
處理:生活污水、醫院污水、養殖污水、屠宰污水、果汁污水、餐飲污水、各種生產污水就找我們。
兩種理念目的都是為了使不同的處理工藝組合到一套設備內,從而能夠盡量減少占地面積、降低造價和運行費用。這種裝置主要用于水量小,分散廣,市政管網收集難度高的生活污水和水質類似的有機工業廢水,具有經濟、使用、占地小、操作管理方便等特點,是城市污水處理的有益補充。十分適合于分散型的污水處理要求,對解決我國小城鎮污水處理問題有*的推廣意義,具有良好的推廣應用前景。
3.3.2.1 ZW一體化地埋式污水處理裝置
ZW一體化地埋式污水處理裝置是由北京中聯動力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研制出的一種小型一體化污水生物處理系統。壯之年由玻璃鋼外殼和內膽組成中心曝氣區和四周污泥沉淀消化區,再配以葉曝和電控柜組成一套完整的污水處理系統。整個裝置集污水的預處理、生物處理、沉淀、污泥消化于一體,能同時達到去除有機物、氨氮及脫磷的要求,且裝置可全自動化運行,管理運行簡便。
裝置是自動化程度很高的一體化設備,但需要配以格柵和調節池進行預處理,污水經過預處理后,進入ZW一體化設備。污水從上邊進水管進入曝氣區,通過表面曝氣葉輪的水平旋轉,產生從四周向中心并上下流動的水力循環攪拌,使污水很快同原有的混合液混合,池內污水處于*混合狀態,其中有機物被微生物高效降解。處理后的污水通過下部導流縫進入沉淀區,沉淀群呈雙錐形截面,越往上流速越慢,接近液面處為0.1mm.s,利于污泥沉淀,固液分離效果好,澄清的水從上邊的排水管排出。處理效果穩定,出水水質能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8918-2002)一級B標準。
(2)生化處理段
小型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根據本項目所在城市及本工程的規模、水質特點、當地運行維護技術條件,結合現有工程的實際運行情況,我們采用A2/O法同步脫氮除磷處理工藝。該處理系統的厭氧、缺氧、好氧三種工作狀態,利用微生物作用,將污水中的有機物轉化為二氧化碳和水,利用厭氧、缺氧、好氧將污水中的氨氮轉化為氮氣。同時脫除污水中的磷。從而滿足設計要求。
(3)平流沉淀、混凝沉淀處理系統
生化處理出水含有較高的懸浮物,為了減少后續過濾系統的負荷,本設計中在平流式沉淀池出水又增加一套混凝沉淀系統,混凝沉淀系統設混凝段和斜管沉淀段,用于去除懸浮物。
(4)濾布過濾池
為了zui大限度的提高出水水質,在沉淀系統出水后增設了濾布過濾池,利用轉動濾布過濾機將污水中的細小懸浮物去除,使出水更加清澈。
(5)消毒處理
污水經二級生物處理后,水質已得到有效改善,但水中仍含有大量的致病細菌和寄生蟲卵。根據國家《城市污水處理及污染防治技術政策》關于“為保證公共衛生安全,防治傳染性疾病傳播,城市污水處理設施應設置消毒設施”的規定,污水處理廠出水需進行消毒處理。
目前,我國常用的城鎮主要有:有動力污水處理設備,無動力污水處理設備,滲井生物濾池,穿孔管集配水生物濾池和配水槽生物濾池等。
有動力污水處理設備
基本工藝流程為:污水 ! 粗格柵 ! 沉砂池 ! 調節池 ! 泵提升 ! 初濾池 ! 鼓風機房 ! 排放 ! 消毒池 ! 二級生化處理 ! 一級生化處理。
第二條 適用對象
本辦法適用對象為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范項目中,建成使用的集中式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包括已建和今后建成使用的微動力或無動力集中式生活污水處理設施)。
第三條 職責分工
縣有關部門、各鄉(鎮)和行政村要按照職責分工,做好已投入使用的村級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運行維護和管理工作。
(一)各行政村是村級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管理的業主單位,履行村級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運行維護管理責任,建立健全運行維護管理制度和相關的村規民約,明確日常運行維護內容,落實村級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管理人員(簡稱村級管理員,村級管理員由村里*、鄉鎮確定、報縣*備案,原則上一個行政村聘請一人)。
村級管理員的職責:
UUAR污水處理工藝
2005年浙江大學環境工程系的沈東升等人研究出了農村生活污水地埋式無動力厭氧達標處理技術簡稱UUAR。該技術采用生活污水自流的方式,采用厭氧生物膜技術及推流原理,采用內充固定空心球狀填料的地下厭氧管道式或折流式反應器裝置為*處理設備,利用附著于空心球狀填料內外表面或懸浮的專門馴化專性厭氧或兼性厭氧微生物去除生活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病原菌和部分氮、磷,從而達到凈化生活污水的目的。出水水質穩定達到國家二級排放標準,無日常運行費用,適宜于農村生活污水的分散處理。
3.3 地埋式一體化小型污水處理技術
地埋式一體化小型污水處理技術是指將處理規模較小,集污水處理工藝各部分功能,包括預處理、生物處理、沉淀、消毒等于一體的污水處理裝置埋設與地下對生活污水進行處理的技術。目前,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技術按工藝劃分有生物接觸氧化法、SBR法、A/O及A2/O工藝等。這種污水處理技術是通過對構筑物合理的一體化設計,利用zui合理的時空安排,克服傳統污水處理工藝流程復雜的弊端,完成池體連續穩定工作的一體化裝置。它的主體設計理念有兩種,一種是把沉淀和曝氣等操作過程按時間或空間順序進行調配控制,另一種是吧曝氣、沉淀單元或不同工藝的構筑物進行合建。
生活污水處理沼氣池在我國的發展約15年左右,在十幾個省市應用。其中zui典型的油的為北京市松榆里小區的生活污水處理裝置。處理的污水為混合生活污水(糞便污水和洗滌污水),其內部構成有:格柵、厭氧污泥床、厭氧生物濾池和出水過濾澄清池。這種處理裝置具有相對較高的處理效果,而且產生的沼氣可供人們使用。出于安全性的考慮,這種裝置一般不宜應用于人口集中的中心區域。沼氣池的出水效果:COD=55~128mg.L,BOD =37~58mg.L,SS=32-45mg.L.
2 廢水的國內外研究狀況污泥處理工藝
污水生物處理過程中將產生大量的生物污泥,有機物含量較高且不穩定,易腐化,并含有寄生蟲卵,若不妥善處理和處置,將造成二次污染。
本工程運行中產生的剩余污泥直接通過碟螺濃縮脫水一體機進行脫水處理(脫水后的污泥含水率在80%以下),以便于運輸。
(7)污泥處置
經脫水后的污泥須進行處置。本設計采用碟螺污水脫水機進行脫水,脫水后泥餅外運處置。
4.2、污水處理廠工程設計
4.2.1、工程設計內容
本工程主要設計內容包括:
(1)工藝流程及設計參數
(2)工藝設計(主要工程及相關附屬工程、主要設備選型、出水排放工程設計)
(3)工程概算
4.2.2、工藝流程
本項目采用物化+生化+深度處理工藝。
4.2.3、設計參數
1、水力負荷
一期工程的處理構筑物按照3000m3/d處理規模設計。
設計平均流量:Q=3000m3/d=125m3/h
設計zui大流量:Qmax=232m3/h
變化系數:Kz=1.85
2、主要污染負荷
2-5 主要污染負荷表 單位:mg/L,pH除外
指標 CODcr BOD5 SS TN NH3-N TP pH
設計進水水質 ≤500 ≤300 ≤400 ≤45 ≤35 ≤8 6-9
設計出水水質 ≤50 ≤10 ≤10 ≤15 ≤5(8) ≤0.5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