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濰坊濰東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醫院污水處理設備>> 每小時3噸醫院污水處理設備技巧
每小時3噸醫院污水處理設備技巧
醫療污水處理流程一、曝氣生物濾池工藝處理
根據待處理污水水質及排放標準,結合現場的具體情況,選用了曝氣生物濾池+二氧化氯消毒的處理工藝
原污水先經格柵去除漂浮物,再經沉淀池分離泥砂等顆粒物,經調節均勻后泵至BAF進行生物處理,出水經二氧化氯消毒后達標排放。反沖洗出水回流至沉淀池,沉淀分后的污水循環處理。
格柵:采用人工格柵,格柵井規格為1500@60@600(mm),內設不銹鋼格柵一道,柵距10mm。沉淀調節池:采用上流式曝氣生物濾池,地上矩形砼體構造,工藝尺寸2@2@5.7(m),池體總容積2218m3。采用穿孔管布水布氣,氣水比為4:1,容積負荷為3kgBOD5/m3#d。選用粒徑為(3~6)mm的陶粒濾料,填料層高4m,有效容積16m3。反沖洗方式為氣水聯合反沖洗方式,反沖氣流速為30m/s,反沖洗水流速為25m/s,反沖洗周期為(2~3)d。接觸消毒池:采用折板式接觸消毒池,接觸時間1.5h,二氧化氯投加量為20g/h。主要設備包括污水泵、污泥泵、羅茨風機和電解法二氧化氯發生器。
曝氣生物濾池的啟動采用接種啟動的方式。經過淘洗后的好氧活污泥與原污水以一定比例混合后泵入曝氣生物濾池,連續小氣量曝氣3d,然后逐步增加進水量和曝氣量,在一個月內水量由10m3/逐步增加到200m3/d,同時每天觀察出水狀況,及時調整進水量。在進水量200m3/d、并且由原來的間斷運行改為連續運行、進入滿負荷運行狀態之后,經過一周的穩定運行,設施的有機物脫除率已達到設計要求。曝氣生物濾池進入正常運轉后,啟動二氧化氯設備的調試。一周后調試結束,系統進入正常運轉狀態。
某醫療機構是一家中西醫結合的綜合醫療機構,住院部*200張,根據國家相關定額標準,確定排水量為700 L/ (床?d) ,小時變化系數為2.2。因此設計排水量為:日排放污水量140 噸/ d ,小時平均流量5.83 噸/ h ,小時排水量12.83 噸/ h。
1.設計水質
根據院方提供的水質數據與實際工程經驗相結合 ,確定設計進水水質為:CODcr 320 mg/ L ,BOD5 150 mg/ L ,SS 170 mg/ L ,NH3- N 30 mg/ L ,大腸菌群數150 ×106 個/ L。
2.設計回用水質要求
根據院方要求,處理后的出水需要沖洗室外路面及綠化回用,因此執行《生活雜用水水質標準》(CJ/T 48-1999),即SS≤10mg/L,PH=6-9,BOD5≤10mg/L,CODCr≤50mg/L,NH3-N≤20 mg/L,總大腸菌群≤3個/L
使用 和亞 酸鈉合成二氧化 時,先調制pH﹤2.5的 水溶液,再和一定量的10%亞 酸鈉溶液一起進入反應室,在反應室中充分混合和反應,生成二氧化 。理論上,每10g亞 酸鈉加3.9g ,可生成7.5g二氧化 。為了防止未起反應的亞 酸鈉被帶入水中,通常要加入比理論值多的過量 。
其他方法與上述方法的操作基本類似,為保證反應過程的安全性,酸和 酸鈉或次 酸鈉都配成水溶液,也都是要加入過量的酸,以提高 酸鈉或次 酸鈉的轉化率。生成的ClO2溶液可按照合適的投加量直接加到水中進行消毒。
每小時3噸醫院污水處理設備技巧
國內市場上有許多使用電解法生產二氧化 的設備,但實際上,這些設備制造的所謂二氧化 至多是二氧化 和 的復合物,不可能*解決 類消毒劑會產生 代烴的問題,而且已經有使用復合二氧化 時發生 的事例。
40.廢水處理中常用的氧化劑和還原劑有哪些?
從理論上說,氧化還原電位不同的兩種物質都可以相對地成為氧化劑或還原劑,但在廢水處理實踐中能夠使用的氧化劑或還原劑必須滿足以下要求:
①對廢水中希望去除的污染物質有良好的氧化或還原作用
③價格便宜、來源可靠
④能在常溫下快速反應、不需要加熱
⑤反應時所需的pH值好在中性,不能太高或太低。
在廢水處理中常用的氧化劑有:
①在接受電子后還原變成帶負電荷離子的中性原子,如O2、Cl2、O3等;
②帶正電荷的原子,接受電子后還原成帶負電荷的離子,比如在堿性條件下,、次 酸鈉等藥劑中的次 酸根OCl-中的CL+和二氧化 中的Cl4+接受電子還原成Cl-;
③帶高價正電荷的原子在接受電子后還原成帶低價正電荷的原子,例如三 化鐵中的Fe3+和*中的Mn7+在接受電子后還原成Fe2+和Mn2+。
在廢水處理中常用的還原劑有:
①在給出電子后被氧化成帶正電荷的中性原子,例如鐵屑、鋅粉等;
②帶負電荷的原子在給出電子后被氧化成帶正電荷的原子,例如中的硼元素為負5價,在堿性條件下可以將汞離子還原成金屬汞,同時自身被氧化成正三價。
③金屬或非金屬的帶正電的原子,在給出電子后被氧化成帶有更高正電荷的原子。例如亞鐵、 化亞鐵中的二價鐵離子Fe2+在給出一個電子后被氧化成三價鐵離子Fe3+;二氧化硫SO2和亞鹽SO32-中的四價硫在給出兩個電子后,被氧化成六價硫,形成SO42-。
3.處理工藝
3.1 工藝流程
污水回用處理流程
醫療機構的醫療污水和生活污水經過管網匯集后,經過格柵,去除大粒徑的漂浮物和部分固型物,減輕后續生化處理部分的負荷,同時保護水泵避免堵塞,為后續處理設備創造良好的運行環境。 經過格柵后的污水進入調節沉淀池,進行水質水量的調節,液位控制器根據池內液位的高低來控制污水泵的啟閉,保證污水處理系統的連續自動運行。調節池內污水經提升泵加壓后進入水解酸化池, ,使難溶、大分子的有機物分解為易降解的小分子有機物,并去除一部分的有機物。
水解酸化池出水至浸沒式生物反應器,污水中的有機物經過生物反應器內微生物的降解作用,使水質得到凈化,膜生物反應器所需的氧氣由羅茨風機提供。而膜的作用主要是將活污泥與大分子難降解的有機物及細菌等截留于反應器內,使之有足夠的停留時間,得到進一步去除,保證出水水質達到回用要求,同時保持反應器內有較高的污泥濃度,加速生化反應的進行,雖然膜的孔徑大于病毒的直徑,在MBR 對污水過濾過程中,在膜面形成了生物膜沉積層,使孔徑變小,從而實現對病毒的去除。這種去除機理包括:由于膜實際有效孔徑的減小的物理作用、由于沉積層對病毒吸附的化學作用以及沉積層 中其他微生物對病毒吞噬的生物作用。因此膜反應器出水不需要消毒工序,可以直接使用。膜生物反應器內沉淀下來的污泥由污泥泵提升至水解酸化池水解減量。
3.2 主要構筑物和工藝參數
3.2.1 格柵井
醫療污水與生活污水匯集化糞池出水后,自流入格柵井,井內設兩道手動格柵,道格柵的間隙為12 mm,第二道格柵的間隙為5 mm,截留水中大塊懸浮物與部分固型物,減少后續處理負擔及避免影響泵的正常運行。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