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設備
張家界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設備
1、污水來源
本污水處理系統的污水主要來自公共排水、辦公生活排水等綜合生活污水。該區生活污水經污水處理系統處理后,合格水直接外排。
2、污水性質
綜合生活污水。
3、污水水量
根據估算,平均排水量為0.5m3/h。
4、污水水質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
注:括號外數值為水溫>120℃時的控制指標,括號內數值為水溫≦120℃時的控制指標5、設計規模
根據本工程設計核定,污水處理規模按一套0.5m3/h進行設計處理運行。
設計處理工藝
1、工藝選擇
本工程處理的污水為典型的生活污水,究其BOD/COD值在0.5以上,屬可生化性較好,因此擬采用化糞池--A/O/O生物接觸氧化工藝,該工藝操作簡單,運轉費用低,處理效果好,運行穩定。是目前較為成熟的生活污水處理工藝,能有效地確保污水達標回用或排放。
污水由排水系統收集后,進入污水處理站的格柵井,去除顆粒雜物后,進入調節池,進行均質均量,調節池中設置液位控制器,再經液位控制儀傳遞信號,由提升泵送至*生物接觸氧化池,進行酸化水解和硝化反硝化,降低有機物濃度,去除部分氨氮,然后入流O級生物接觸氧化池進行好氧生化反應,O級生物池分為兩級,在此絕大部分有機污染物通過生物氧化、吸附得以降解,出水經二沉池進行固液分離,沉淀池上清液經二氧化氯消毒后回用或排放。
由格柵截留下的雜物定期裝入小車傾倒至垃圾場,二沉池中的污泥部分回流至*生物處理池,另一部分污泥至污泥池進行污泥消化后定期抽吸外運,污泥池上清液回流至調節池再處理。
4、工藝設施
(1)格柵井
設置目的:
在生活污水進入調節池前設置一道格柵,用以去除污水中的軟性纏繞物、較大固顆粒雜物及飄浮物,從而保護后續工作水泵使用壽命并降低系統處理工作負荷。
設置特點:
格柵井設置磚砼結構,格柵采用手動框式。
(2)調節池
設置目的:
污水經格柵處理后進入調節池進行水量、水質的調節均化,保證后續生化處理系統水量、水質的均衡、穩定,污水中有機物起到一定的降解功效,提高整個系統的抗沖擊性能和處理效果。
(3)調節池提升水泵
設置目的:
調節池內設置潛污泵1臺,經均量,均質的污水提升至后級處理。
(4)*生物處理池(缺氧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