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地埋式污水處理一體化設備
處理工藝的選擇
A、處理工藝可行性措施 污水中有機類雜質較多, CODcr 、BOD5均較高,且BOD5/CODcr之值大于0.4,生化性能較好。氣浮機將絮凝劑反應池,混合池,沉淀池,上浮池,清水池,刮渣機、空壓機,溶氣罐,釋放器,電控柜共同組成一個完整氣浮凈水裝置。溶氣罐產生溶氣水,通過釋放器減壓釋放到待處理的水中。溶解在水中的空氣從水中釋放出來,形成20-40um的微小細泡,微氣泡同污水中的懸浮物結合,使懸浮物比重小于水,并逐漸浮到水面形成浮渣。水面上備有刮板系統,將浮渣刮入污泥池。清水從下部經溢流槽進入清水池。
B、具體工藝流程
工藝流程簡示如下:(詳見工藝流程圖)
(1)高效溶氣氣浮系統
氣浮系統集進水、絮凝、分離、集水、出水于一體,與傳統氣浮設備類似,設有一個穩流室、溶氣釋放室,使處理性能更穩定,效果更*,對于傳統設備改造尤為適宜。
穩定室:通過折板反應的原水,流速很高,若直接與溶氣水接觸,會消散微小氣泡,影響氣泡沾附絮塊效果,從而降低氣浮處理效率,若增加了穩流室,使湍流的原水動能消耗,勻速進入溶氣水釋放室,從而有力保證了去除效果。
溶氣釋放室:
溶氣釋放室與分離室于一個槽體。中間隔開,溶氣水與絮凝完畢的原水在此粘附,緩慢上升,進入氣浮分離室,保證了絮凝塊與微小氣泡的接觸空間與時間,使溶氣水的釋放率達80-100%。
(2)溶氣系統
對于氣浮設備來說,溶氣系統好比是氣浮設備的“心臟”,也是氣浮設備的zui主要的部件,在這個階段,氣與水在泵的進口處一起吸入,經葉輪剪切加壓在溶氣罐中混合成溶氣水,氣液兩相充分混合并達到飽和,整套溶氣系統zui大的含氣量達10%,且氣體的溶解度為100%,使氣體彌散時的微氣泡分布均勻,平均氣泡直徑小于30um。該溶氣系統是對傳統氣浮改進和技術創新,提高了氣浮分離效率,大大降低設備生產和運行費用。
(3)刮渣機
刮渣機的運行方式及速度直接影響到氣浮出水的水質和污泥含固率。
該系統采用回轉式刮渣機,可將浮渣連續均勻地刮入浮渣槽,減少了浮渣相互碰撞的現象;另外,高度可調的刮板能更好的適應各種運行條件,降低污泥含水率。
(4)控制系統
控制系統均采用的電器元件,以保證設備的*有效運行。
(5)配套設備
氣浮藥劑和加藥設備也是確保處理效果的重要因素,我們可根據用戶的需要提供配套的加藥設備和優化的組合藥劑。
C、防腐措施
a、設備箱體、污水管、污泥管等工藝管道采用鍍鋅管或經防腐處理的鋼管,曝氣管采用ABS管,以耐腐蝕。
b、為延長設備及構筑物的使用壽命,采用環氧樹脂漆防腐涂料對設備管道防腐,內外各涂三道。
c、防腐使用標準為10年。
d、防噪聲措施
污水處理設備噪聲比較大的主要是羅茨風機,為此采取一系列措施降低噪聲。首先風機進出口均采用消音設備進行消音;同時在風機基礎下設置隔振墊,并在進出風管上裝可曲繞接頭以減少振動產生的噪聲;然后將羅茨風機設置于獨立的風機房,對機房內壁進行防噪處理。經過這一系列的措施,污水處理站外的噪聲可降至50分貝以下。
安裝步驟及要求
1、根據安裝圖與基礎圖,準備基礎以安裝平面圖大小尺寸為準,做好混凝土底板,基礎要求平均承壓5t/m2,基礎必須水平,并應在混凝土基礎澆注保養期結束后才能進行安裝。
2、管道安裝連接應該在設備就位時考慮好,設備就位時必須按說明書設備自重,配合吊車噸位大小,安裝順序按現場對照圖就位,筒體的位置,方向不能放錯,互相間距必須正確。
3、根據安裝圖,連接管道,設備就位后連接管道用橡皮墊緊固好,使連接處不滲漏。
4、安裝完畢后設備與基礎地板必須連接固定,保證不使設備移動, 同時須在設備中注入污水(無污水時,用其他水源或自來水代替),充滿度必須達到70%以上,以防設備上浮。同時,檢查好各管道有無滲漏。試水各管路口必須不滲漏,同時設備不受地面水上漲,而使設備錯位和傾斜。
5、設備安裝完畢無不妥后,即可用土填入設備四周與間隙中夯實,并整平地面填土時應注意:(1)設備人孔蓋板必須高出地坪50mm左右;(2)不能讓土堵塞人孔蓋板上的進氣口。
6、把電控柜控制線與設備接通,接線時注意水下曝氣機及潛污泵電機的轉向,如地下室控制柜要放在通風處,保持干燥,一般控制柜不能放在露天。須防日曬,淋雨等。以免控制板及接線頭漏電,燒毀控制板。
7、注意事項:
(1)設備安裝之處必須保證下雨不積水,(2)設備的出水管必須在相對地坪0.4m以下,(3)設備上方不得壓有重物,不得有大型車輛經過(指無特殊設計的),(4)設備一般不得抽空內部污水,以防止地下水把設備浮起。
8、注意本設備安裝圖及管道連接圖按標準連接及平面布置,如用戶要求可任意布置,但必須在訂合同時提出。
9、 連接好風機、水泵控制線路,并注意風機、水泵的轉向必須正確無誤。
錦州地埋式污水處理一體化設備污水處理工藝流程的選擇
生活污水的水質類似,主要污染物有BOD5、CODcr、SS、NH3-N、總大腸菌群數等。對于這種類似生活污水的污水處理,國內目前多采用普通活性污泥法、氧化溝法和A/O法等。A/O法相對于普通活性污泥法和氧化溝法,其出水水質穩定,管理簡便,更適用于小型污水處理站,A/O法即為缺氧/好氧生化處理法,是國外20世紀七十年代末開發出來的一種污水處理新工藝,它不僅能去除污水中的BOD5、CODCr,而且能有效地除氮。
A段池又稱為缺氧池,或水解池。水解的機理從化學的角度來說,絕大多數化合物在一定條件下與水接觸都會發生水解反應,水解反應可使共價鍵發生變化和斷裂,即使化合物在分子結構和形態上發生了變化。生物水解是靠生物酶的催化作用而加速反應的,在有酶條件下的催化反應速度要比無酶條件下高出108-1011倍。生物水解就是指復雜的有機物分子經加水在缺氧條件下,由于水解酶的參與被分解成簡單的化合物的反應,生物水解反應實際上包括了水解和酸化兩個階段,酸化可使復雜有機物降解為簡單的有機酸。
O段池采用接觸氧化工藝。接觸氧化是生物膜法的一種,它具有以下優點:
⑴生物膜法具有生物的多樣性。由于微生物固著在填料表面上生長,具有穩定的生態條件,能棲息如硝化菌那樣的細菌,其增殖速度比一般的假單胞菌要慢40-50倍,故生物膜法能得到很高的脫氮能力。從生物種屬上而言,生物膜法比泥法要豐富得多,除細菌,原生動物外,還有真菌、藻類、后生動物和大型無脊椎生物等,這是泥法中少見的;
⑵生物膜法的生物量多,單位體積內的生物量有時會比泥法多達5-20倍,因此設備的處理能力大;
⑶生物膜法的剩余污泥量少。在生物膜的厭氧層中棲息著厭氧菌能降解好氧過程合成的剩余污泥,從而使總的剩余污泥量大大地減少;
⑷膜法運運行
管理比較方便,它不需要污泥回流,因而不需要嚴格控制回流污泥量和剩余污泥量,又不存在活性污泥法中常見的污泥膨脹和污泥流失,運行比較穩定,還可間接運行,遭破壞恢復起來比較快,對有機負荷和水力負荷的變化波動影響較小,出水水質比較穩定;
⑸由于充氧是在填料下直接曝氣,氣泡通過填料再次破裂提高了充氧效率,故其動力消耗要比活性污泥法小。
污水通過生物接觸氧化池有80-90%的CODcr在這里被去除,使出水達到排放標準。
A/O工藝不僅能去處BOD5,還有很好的脫氮功能。污水經A段后再進入O段,有機物在好氧段被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氨氮在有氧條件下通過硝化作用轉化為硝態氮,再通過混合液回流進入缺氧段在有炭源條件下,進行前置反硝化,使硝態氮轉化為分子態氮而逸入空氣中,從而使氨氮得到有效的去除,達到同時去除BOD5和脫氮的很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