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遠地區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備適宜選用無動力厭氧濾罐的理由
無動力厭氧濾池生活污水處理設備主要用于污水排放量較小、出水達到國家GB8978-1996《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中的二級標準的生活污水處理,其一般串聯在化糞池后使用。
設備特點
設備集沉淀、厭氧接觸、過濾于一體,處理*,安裝簡單方便。
設備無動力運行,無能耗,無需專人管理。
設備主體由玻璃鋼復合材料和碳素鋼兩種材料制成,可供用戶選擇使用。主體堅固耐用且耐腐蝕、耐老化,容易滿足埋地使用的要求。在正常使用情況下,玻璃鋼主體使用年限超過15年。
設備內厭氧接觸填料、濾料為陶粒填料,無堵塞,比表面積大,孔隙率大,截污能力高,出水穩定,使用壽命長,添加與更換方便。
厭氧接觸和過濾均能同時實現厭氧,截污的功能。
無動力厭氧濾池設備的主要技術指標
項目 進水濃度 出水濃度
BOD5 ≦120mg/L ≦30mg/L
CODcr ≦300mg/L ≦120mg/L
PH 6-9 6-9
SS ≦150mg/L ≦30mg/L
NH3-N ≦70mg/L ≦25mg/L
T-P ≦15mg/L ≦1.0mg/L
工藝說明:
無動力厭氧濾池生活污水處理設備主要是由沉淀池、厭氧接觸池、過濾池及沼氣處理裝置四部分組成。
沉淀:經化糞池自然發酵后的污水自流入設備錐部沉淀,污水中的大顆粒物質在此進行沉淀,停留時間為12小時,沉淀污泥由移動式潛污泵或吸糞車定期吸出處理,時間一般為半年或一年。
厭氧接觸:沉淀后污水自流進入厭氧接觸,停留時間為20小時,水流由下而上通過陶粒填料形成厭氧生物膜,在生物膜的吸附和微生物的代謝作用下,污水中的有機物被去除。填料同時具有截污的作用,污物和脫落的生物膜經截留自沉后形成污泥,與沉淀后的污泥一并吸出處理。厭氧反應形成的沼氣由排氣管排出,排出氣體經沼氣處理裝置處理后排入大氣層。
過濾:經厭氧處理后的污水自流進入過濾反應部分,由下而上通過濾料層,既能截留污物又能形成生物膜,即在過濾區既有過濾作用又有二級厭氧作用。污水停留時間為8小時。過濾后出水可直接排放,也可經出水井調節后排放,井內水可作澆花、澆樹等雜用水。
沼氣處理裝置:污水經厭氧反應后產生少量的沼氣,沼氣經沼氣處理裝置處理后清潔排放。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