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山東杰魯特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動態>>滄州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膜分離技術的應用
I might look like a tough chick and I am.But I'm also a hopeless
romantic inside
我外表看起來是如此強悍,可我內心是無可救藥的浪漫。
There are things that we don’t want to happen but have to accept, things we don’t want to know but have to learn. and people we can’t live without but have to let go.
—— 有些事,不想發生,卻不得不接受;有些東西,不想了解,卻不得不學習;有些人不能失去,卻不得不放手。
濰坊佳企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小編劉媛媛專業介紹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工藝特點:
(1) 效率高。該工藝對廢水中的有機物,氨氮等均有較高的去除效果。當總停留時間大于54h,經生物脫氮后的出水再經過混凝沉淀,可將COD值降至100mg/L以下,其他指標也達到排放標準,總氮去除率在70%以上。
(2)流程簡單,投資省,操作費用低。該工藝是以廢水中的有機物作為反硝化的碳源,故不需要再另加甲醇等昂貴的碳源。尤其,在蒸氨塔設置有脫固定氨的裝置后,碳氮比有所提高,在反硝化過程中產生的堿度相應地降低了硝化過程需要的堿耗。
(3)缺氧反硝化過程對污染物具有較高的降解效率。如COD、BOD5和SCN-在缺氧段中去除率在67%、38%、59%,酚和有機物的去除率分別為62%和36%,故反硝化反應是zui為經濟的節能型降解過程。
(4)容積負荷高。由于硝化階段采用了強化生化,反硝化階段又采用了高濃度污泥的膜技術,有效地提高了硝化及反硝化的污泥濃度,與國外同類工藝相比,具有較高的容積負荷。
(5)缺氧/好氧工藝的耐負荷沖擊能力強。當進水水質波動較大或污染物濃度較高時,本工藝均能維持正常運行,故操作管理也很簡單。通過以上流程的比較,不難看出,生物脫氮工藝本身就是脫氮的同時,也降解酚、氰、COD等有機物。結合水量、水質特點,我們*采用缺氧/好氧(A/O)的生物脫氮(內循環) 工藝流程,使污水處理裝置不但能達到脫氮的要求,而且其它指標也達到排放標準。
污水設備能耗較低
操作管理、維修簡單。CASS工藝流程簡單,可大大減少設備管理和維修的工作量,按自動化方式運行,控制系統按照工藝條件開啟或關閉各臺設備,使各反應池交替完成曝氣。當系統受到大流量沖擊時,可及時將處理水排出反應池,保證出水水質。操作人員可減少40%,費用也可顯著降低。所以本課題選擇CASS工藝。
污水設備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好,剩余污泥處理方便
由于水力負荷或有機負荷沖擊、水質成分變化、溶解氧偏低等原因,會造成污泥膨脹,污泥沉降困難,嚴重時會導致污泥流失,處理效果急劇下降。預反應區起到了生物選擇器的作用,能抑制絲狀菌的生長。但由于CASS工藝良好的沉降環境,污水并未因此而影響運行。
集進水、曝氣、沉淀、出水在一座池子中完成,常由四個或三個池子構成一組,輪流運轉,一池一池地間歇運行,故稱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現在又開發出一些連續進水連續出水的改良性SBR工藝,如ICEAS法、CASS法、IDEA法等。
(3)氧化溝法
本工藝50年代初期發展形成,因其構造簡單,易于管理,很快得到推廣,且不斷創新,有發展前景和競爭力,當前可謂熱門工藝。氧化溝在應用中發展為多種形式,比較有代表性的有:
帕式(Passveer)簡稱單溝式,表面曝氣采用轉刷曝氣,水深一般在2.5~3.5m,轉刷動力效率1.6~1.8kgO2/(kW·h)。
若能將氧化溝進水設計成多種方式,能有效地抵抗暴雨流量的沖擊,對一些合流制排水系統的城市污水處理尤為適用。
卡式(Carrousel)簡稱循環折流式,采用倒傘形葉輪曝氣,從工藝運行來看,水深一般在3.0m左右,但污泥易于沉積,其原因是供氧與流速有矛盾。
(4)普通曝氣法
本工藝出現zui早,至今仍有較強的生命力。普曝法處理效果好,經驗多,可適應大的污水量,對于大廠可集中建污泥消化池,所產生沼氣可作能源利用。傳統普曝法的不足之處是只能作為常規二級處理,不具備脫氮除磷功能。
污水設備膜分離技術的應用:
用膜分離代替沉淀進行泥水分離,可帶來活性污泥工藝的以下變化:
①不再存在污泥膨脹問題。在調控活性污泥系統時,不必再考慮污泥的沉降性能問題,從而使工藝控制大大簡化;
②曝氣池的污泥濃度將大大提高(MLSS可以大于20000mg/L)從而使系統可在超大泥齡、超低負荷狀態下運行,充分滿足去除各種污染物質的需要;
③在同樣的處理要求下,可使曝氣池容積大大減小,節省處理廠的占地面積;
④污泥濃度的提高,將要求較高的曝氣速率,因而純氧曝氣將隨著膜分離而被大量采用。
分子生物技術的應用
目前分子生物技術已開始應用于污水處理領域。為搞清聚磷菌除磷的生化機理,已開始用分子診斷技術獲取聚磷菌的遺傳信息。現在從活性污泥中已發現的30多種絲狀菌中,只有4種準確命名及生物分類學定位,因為這些絲狀菌大部分無法進行分離純培養。目前正用分子診斷技術進行這些絲狀菌的生物學定位,以進一步準確了解其特性。
當前流行的污水處理工藝有:SBR法、氧化溝法、普通曝氣法、CASS 法、A2/O工藝等,這幾種工藝都是從活性污泥法派生出來的,且各有其特點。
(2)SBR法
SBR法早在20世紀初已開發,由于人工管理繁瑣未予推廣。此法
(5)厭氧-好氧生物除磷工藝(A2/O工藝)
實際上是另外一種意義上的“AO工藝”,其中的“A”指的是“厭氧anaerobic它是直接根據生物除磷的基本原理出發而設計出來的一個工藝,其特點有:水力停留時間為3~6h;曝氣池內的污泥濃度一般在2700~3000mg/l;磷的去除效果好(76%),出水中磷的含量低于1mg/l;污泥中的磷含量約為4%,肥效好;污泥的SVI小于100,易沉淀,不易膨脹。
(2)活性污泥工藝的發展趨勢
通過幾十年的研究與實踐,活性污泥工藝已經成為一種比較完善的工藝。在池形、運行方式、曝氣方式、載體等方面已經很難有較大的發展。用常規手段也已經很難在生物學方面有所突破。有學者認為該工藝未來兩個大的方向是膜分離技術和分子生物學技術的應用。
雖然膜分離目前還存在易堵塞等方面的問題,但這些問題正逐步得到解決。實際上,目前已有一批膜分離活性污泥系統在運行,如日本Hiroshiwa市的Higashi污水處理廠的膜分離系統已連續運行3年。
分子診斷技術的大量應用,活性污泥微生物基因庫的建立,在此基礎上用基因技術培育具有活性的污泥菌種,進一步提高處理效果,是未來發展的方向。
工藝方案分析
本項目污水處理的特點:1)污水以有機污染物為主,可生化性較好,重金屬及其他難以生物降解的有毒有害污染物一般不超標;2)污水中主要污染物指標BOD、、COD、SS都值都比國內一般城市污水低30%左右;3)污水處理廠投產時,多數重點污染源治理工程已投入運行。
針對以上特點,以及出水要求,現有城市污水處理技術的特點,本污水處理廠采用CASS工藝,CASS工藝有一下幾個特點:
(1) 出水水質好
(2)擊負荷的適應性
CASS池系統在設計時已考慮了流量變化的因素。污水在系統內停留預定的處理時間后才能沉淀排放。CASS工藝可以通過調節運行周期及各階段的時間分配來適應進水量和水質的變化。多年運行及實踐表明,在流量沖擊和有機負荷沖擊超過設計值2~3倍時,處理效果仍然令人滿意。但輔助的流量平衡調節設施,還很可能因為水力負荷變化導致活性污泥流失,嚴重影響排水水質。
CASS工藝是循環活性污泥技術的一種型式。其主要原理是:把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的反應池沿長度方向分為兩部分,前部為預反應區,后部為主反應區。在預反應區內,微生物能通過酶的快速轉移機理迅速吸附污水中大部分可溶性有機物,經歷一個高負荷的基質快速積累過程,對進水水質、水量、pH和有毒有害物質起到較好的緩沖作用,可有效防止污泥膨脹;隨后在主反應區經歷一個較低負荷的基質降解過程,完成對污水中有機物質的降解。CASS工藝同時能夠比較充分發揮活性污泥的降解功能。也能夠減輕二沉淀池的負荷,有利于提高二沉池固液分離效果。
CASS工藝已被*為一種較成功的革新的活性污泥法工藝,與傳統活性污泥系統相比,它在技術、經濟等方面具有一系列*的優點。
(1)工藝簡單,占地面積小,投資較低。CASS的核心構筑物為反應池,沒有二沉池及污泥回流設備,一般情況下不設調節池及初沉池。
(2)曝氣階段生化反應推動大,有利于減少曝氣池容積,降低工程投資。
(3)沉淀效果好。CASS的運行,遇到SVI30高達96%的情況時(SVI達到300mL/g),只要將沉淀階段的時間稍作延長,系統運行就不會受影響。CASS池反應中存在較大的濃度梯度,而且處于缺氧、好氧交替變化之中,這樣的環境條件不利于絲狀微生物的優勢生長,可有效防止污泥膨脹。
(4)運行靈活,抗沖擊能力強。按時間順序運行,可靈活調整出水水質及污水量的變化,池容相對較大,抗水質、水量沖擊能力較強。當進行脫氮除磷時,可通過間斷曝氣控制反應池的溶解氧濃度水平,提高脫氮除磷的效果。
(5)CASS工藝可應用于大型、中型及小型污水處理。運行穩定性好,基質去除效率高,剩余污泥量小,性能穩定。
由于CASS工藝的曝氣是間斷的,利于氧的轉移,曝氣時間還可根據水質、水量變化靈活調整,均為降低運行成本創造了條件。總體而言,CASS工藝的運行費用比傳統活性污泥法的運行費用低。
污水廠污水處理選擇
污水處理后的功能要求,污水處理分無害化處理系統和再生回用處理系統兩類。前者一般系由一級處理和二級處理組成,后者一般系在前者的基礎上再加一個三級處理或深度處理。我國建造的污水處理廠多屬于前者類型。
城市污水處理按處理程度可分為三級
污水一級處理
污水一級處理的主要任務是去除污水的中呈懸浮或漂浮的固體污染物物質,多采用污水物理處理法中的各種處理單元。
城市污水→格柵→沉砂池→沉淀池→進入二級處理系統
污水經一級處理后,懸浮固體物的去除為70%至80%,BOD的去除只有30%左右,尚達不到排放標準,但對后續污水處理工序起著重要的保障作用。
污水二級處理
污水二級處理的主要任務是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物,以及能使湖泊,水庫等源流水體富營養化的氮磷等可溶性無機污染物。BOD的去除可達到90%以上,除去后的BOD一般可降到20至30.在一般情況下,城市污水經二級處理后,水質可達到排放標準。
污水三級處理
污水三級處理的目的,在于進一步除去二級處理所未能去除的污染物質,包括微生物未能降解的有機物,以及可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植物。三級處理是對二級處理的出水進行更進一步的處理階段和方法。
三級處理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例如化學處理法,生物處理法和物理處理法的許多單元都可以用于三級處理。通過三級處理BOD可從20降至5以下,同時除去大部分的氮磷等剩余污染物。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