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水污染的原因大致有下列幾個,一個是景觀水本身是一潭死水,沒有流動性,復氧能力差,生物氧化有機物的能力較弱,故水體自凈能力較差。二是外來污染,如垃圾、碎屑,揚塵、樹葉,雨水帶入的污染物,其它廢水的排入等,這些物質在水中腐爛、擴散、溶解、沉淀,產生或直接帶入大量有機無機物,使水質進一步惡化。三是景觀水體內凈化水質的生物單一,沒有形成相應的生物鏈,導致有凈化能力的生物生長困難。四是景觀水的內源污染,許多原本無害物質進入水體沉入底泥當中,經過一段時間后,這些無害物質之間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有害的污染物質,使水體更加惡化。
景觀水處理工藝:生化處理法
1)生物接觸氧化生物接觸氧化廣泛用于微污染水源水的處理,一般去除CODMn、NH3-N分別可達20%一30%及80%~90%。
若景觀水體的初期注入水和后期補充水中的有機物含量較高,則可利用生化處理工藝去除此類污染物,目前被廣泛采用的工藝是生物接觸氧化法,它具有處理效率高、水力停留時間短、占地面積小、容積負荷大、耐沖擊負荷、不產生污泥膨脹、污泥產率低、無需污泥回流、管理方便、運行穩定等特點。
一般生物接觸氧化都利用原水中自然存在的細菌,也有加人人工培養的細菌的。
①光合細菌微污染生物處理法中投加菌種方法國內外研究較多,如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國采用定期向水中投放光合細菌,由于光合細菌能利用光能和氧將微污染水或廢水中的無機和有機碳源及其它營養物質轉化為菌體,從而能起到凈化水質的作用。此法具有工藝簡單、無需建構筑物、基建費用省等特點。但菌種所需費用較高,同時由于光合細菌屬光能自養菌,不含有硝化及反硝化菌種,對氮、磷等植物營養物只能以COD:N:P=100:5:1的比例去除,因此,解決不了水體富營養化的問題。
②混合菌落混合細菌是由污染水體中直接分離出的細菌群,培養物呈乳白色,平板法計數每毫升菌數不少于60億。主要含有光合菌、酵母菌、霉菌、放線菌等幾十種細菌。蘇州--小區景觀水處理設備
2)膜生物反應器在反應器中,用微濾膜或超濾膜將進水與出水隔開,并在進水部分培養活性污泥或投入培育好的活性污泥,并曝氣,其出水水質不僅可去除COD,NH3-N,而且,濁度的去除率*,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即采用此法處理其院內的景觀水。
景觀水處理工藝:生態處理法生態處理法實質上也是生物化學法。
1)PBB法PBB法是原位物理、生物、生化修復技術,主要是向水體中增氧與定期接種有凈水作用的復合微生物。PBB法可以有效去除硝酸鹽,這主要是通過有益微生物、藻類、水草等的吸附,在底泥深處厭氧環境下將硝酸鹽反硝化成氣態氮,再上升至水面返還大氣。抑制與去除水中磷、氮的化學機制雖不相同,但都需要充足的氧,氧是治理水環境的首要條件。所以PBB法采用葉輪式增氧機,它具有很好的景觀水體治理功能。蘇州--小區景觀水處理設備
2)生物濾溝法生物濾溝法將傳統的砂石過濾與濕地塘床相結合的組合處理方法,它采用多級跌水曝氣方式,能有效地控制出水的臭味、氨氮值和提高有機物的去除效果。
原水經過帶格柵的吸水井除去大的漂浮物后通過水泵提升,然后經三級跌水盤跌水充氧后由跌水槽進人生物濾溝好氧段。生物濾溝好氧段根據填料的不同又分為卵石段和炭渣段兩段,之后是植物床和生態凈化溝,出水流人清水槽,zui后外排。
3)阿科曼生態凈化技術 將一種專門制造的織物放置于人工濕地、水塘或構筑物中,它可提供245m3/m2的比表面積,為水中微生物和有益藻類等的繁殖,提供附著面輔以好氧、厭氧條件,可大大降低水的COD、NH3、TP、TN,采用此種技術的單位有華南理工大學,用以處理生活污水,珠海拱北污水廠的污水處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