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法
化學處理法是指通過化學手段如向污水中加入化學藥劑或采用電化學等方式除去有害物質的方法。油田污水處理的常用化學方法主要有如下幾種。合肥--化肥廠污水處理設備
1、絮凝技術
絮凝技術可以認為是污水過慮前的預處理技術,該技術主要是通過向污水中加入絮凝藥劑,使污水中的懸浮物形成絮凝物聚結下沉,該過程不僅可以除去污水中的懸浮物和膠體粒子,降低COD值,而且,還可以除去細菌等。
油田水處理用的絮凝劑主要分為無機、有機和生物絮凝劑三類。無機絮凝劑主要有無機化合物(如硫酸鋁、明礬、三氯化鐵、*等)和無機聚合物(聚合氯化鋁(PAC)、聚合硫酸鋁(PAS)、聚合硫酸鐵等高聚物),其中無機聚合物是60年代后發展起來的一類絮凝劑,由于其功效成倍提高,有逐步成為主流絮凝劑的趨勢。有機絮凝劑有低分子量的陽離子聚合物(如聚胺等)和高分子量的聚合物(如聚炳烯酰胺及其衍生物)。與無機高分子絮凝劑相比,它的用量少,產生的絮體大、沉降速度快、受共存鹽、pH值和溫度的影響小,效果明顯、且種類繁多,在油田水處理中得到廣泛應用。
但由于聚炳烯酰胺具有毒性、難生物降粘,目前天然改性高分子絮凝劑和兩性高聚物等環保型的無害水處理劑的研究倍受人們關注,如國內新合成的以F691粉(主要成分水溶性多聚糖、纖維素、木質素單寧)為原料的高效陽離子絮凝劑FNQD,國外新推出的水處理劑(DTC),用于美國墨西哥灣和北海油田水處理中,輕易地將處理精度僅能達到60~70mg/L的水處理系統提高至1~2mg/L,效果十分明顯。近年來,利用生物技術,通過微生物發酵、抽提、精致而得到的一種生物絮凝劑,由于具有無毒、高效和可生物降粘等特點,對水資源的保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是很有發展前途的綠色絮凝劑。
2、緩蝕技術
緩蝕技術是油田污水處理常用的技術之一,是抑制污水對金屬設備腐蝕的有效方法。油田污水的腐蝕因素主要是溶解氧、硫化氫和二氧化碳等引起的酸腐蝕。為了抑制污水對油田金屬設備的腐蝕,油田常常在水處理過程中添加適量阻止或減緩金屬腐蝕的緩蝕劑。國外油田水處理工藝中緩蝕劑的應用始于五十年代,應用較好的緩蝕劑是有機胺等,我國油田常用的使用效果好的緩蝕劑是季銨鹽類、咪唑啉類。目前,中科院研制的IMC系列緩蝕劑在各油田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合肥--化肥廠污水處理設備
3、阻垢技術
油田污水通常含有較高濃度的碳酸鹽、硫酸鹽、氯化物,具有形成碳酸鈣、硫酸鈣等垢的基本條件,因此,結垢是油田水質控制中遇到的zui嚴重的問題之一。化學阻垢劑是油田zui為常用的抑制或減緩結垢的一項工藝技術。
油田廣泛使用的阻垢劑有無機聚磷酸鹽、有機磷酸鹽、低分子量聚合物和天然阻垢劑。其中應用較好的是低分子量聚合物如聚丙烯酸及其衍生物,該類阻垢劑的優點在于用量低、無毒,*,阻垢率較高,缺點是生物降粘差,且在高溫、高pH、高Ca2+含量下阻垢能力較差。因此,近年來,國外著重在開發和研制新的阻垢劑,zui近報道的一種阻垢劑---聚天冬氨酸,對CaCO3、BaSO4、CaSO4的阻垢率都明顯優于聚丙烯酸,且更易生物降粘,表現出很好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