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量 | 1-1000m3/h | 主體材質 | 碳鋼 |
---|
烏蘭察布醫院污水處理設備排放標準
1、傳染病醫院和結核病醫療機構污水排放執行表1的規定
2、縣級及縣級以上或20張床位及以上的綜合醫療機構和其他醫療機構污水排放執行表2的規定。直接或間接排入地表水體和海域的污水執行排放標準,排入終端已建有正常運行城鎮二級污水處理廠的下水道的污水,執行預處理標準。
3、縣級以下或20張床位以下的綜合醫療機構和其他所有醫療機構污水經消毒處理后方可排放。
4、禁止向GB38381、2類水域和3類水域的飲用水保護區和游泳區,GB3097一、二、類海域直接排放醫療機構污水。
5、帶傳染病房的綜合醫療機構,應將傳染病房污水分開。傳染病房的污水、糞便經過消毒后方可與其他污水合并處理。
綜合醫療機構和其他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日均值)
序號 | 污染物 | 濃度 | 序號 | 污染物 | 濃度 |
1 | pH | 6~9 | 5 | SS | ≤20mg/L |
2 | CODcr | ≤60mg/L | 6 | NH3-N | ≤15mg/L |
3 | BOD5 | ≤20mg/L | |||
4 | 大腸桿菌群數 | ≤500個/L |
烏蘭察布醫院污水處理設備處理方法
格柵
污水中含有大量較大的懸浮物和漂浮物,格柵的作用是截留并去除上述物質,對水泵和后續處理單元起保護作用。
調節池
調節污水水質水量。調節池采用地下封閉鋼砼結構,與其它處理單元合建在一起,節省基建投資,池頂上覆土,為檢查維修方便,在調節池的邊角處設有檢查孔,可定期對調節池進行維護;調節池中設有潛水攪拌機,定期攪拌,防止懸浮顆粒沉淀。
厭氧池
污水由提升泵把調節池中穩定后的污水提升到厭氧池,利用厭氧菌的作用,使有機物發生水解、酸化和甲烷化,去除廢水中的有機物,并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有利于后續的耗氧處理.
接觸氧化池
接觸氧化池是一種生物掛膜法為主,兼有活性泥的生物處理裝置,通過提供氧源,污水中的有機物被微生物所吸附、降解,使水質得到凈化.一般設計過程中考慮接觸氧化時間以5小時為宜,內部設高比表面積彈性填料,填充率為70%,比表面積近600m2/m3。由于大量微生物被固定在填料層表面,形成高濃度的污泥床,俗稱生物膜,它具有較強的耐負荷沖擊.此種結構由于沒有或極少量地產生懸浮性的活性污泥,因而不會產生污泥膨脹。
絮凝沉淀池
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懸浮污染物,減少了懸浮物對消毒劑的干擾,節省消毒劑的用量,并為余氯在線自動監測提供良好的環境。為減小占地面積,采用豎流式沉淀池,采用地埋式鋼筋混凝土結構,與其它處理單元合建在一起,池頂上覆土,為檢查維修方便,在絮凝沉淀池的邊角處設有檢查孔,可定期對調節池進行維護。污泥沉積在泥斗中,通過污泥泵定期經污泥管排入污泥濃縮池中,出水自流入消毒接觸池。
消毒接觸池
沉淀池出水進入消毒接觸池,使污水與消毒劑保持一定的接觸停留時間,保證消毒劑有效地殺死水中細菌,出水排放至市政管網。根據《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466-2005)要求傳染病醫院污水接觸時間不宜小于1.5小時,綜合醫院污水接觸時間不宜小于1.0小時。
采用地埋式鋼筋混凝土結構,與其它處理單元合建在一起,節省基建投資,接觸池內設置導流墻,避免短流,在接觸池的出口設置余氯自動監測設備,以便及時調節消毒劑的投加量。
小型醫療單位污水處理方法
臭氧消毒系列
RC臭氧消毒系列分兩種進水方式:
自流:自流進水,適合多層建筑物,可調式控制屏,可自由調節設備運行時間,節省運行費用。
自吸:自吸進水,適合同層建筑,當污水管道在地磚以下,進水管連接地下污水管,可將污水直接抽吸到設備中處理,處理達標后在流入污水管,排入市政管網。設備增加了進水液位控制系統,到高液位設備開始運行。低液位停止運行,大大節省設備運行費用。(有的診所污水量很少,如當天污水量很少液位沒有到達高液位則設備不啟動,無運行費用)。
設備特點:
- 臭氧消毒只需220v電源,無需投加藥劑。
- 密封效果好,無泄漏危險,無噪音。
- 無需土建、無需調節池,節省投資。
- 消毒*,消毒率達99.9%。
- 全自動運行,無需專人看守
- 設備體積小節省占地面積。
- 設計精美,外形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