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華遠達醫院污水處理設備規格齊
設備概述:
醫療廢水中的病原微生物主要:病原性細菌,腸道病毒、蠕蟲卵和原蟲四類。具體包括沙門氏菌屬痢疾桿菌、霍亂弧菌、致病性腸桿菌、傳染性肝炎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柯薩基病毒、蛔蟲卵、鉤蟲卵、血吸蟲卵、阿米巴原蟲。我國多數醫療廢水中細菌總數每毫升達幾百萬至幾千萬個,其中腸菌群數每毫升廢水多在20萬個以上,腸道致病菌檢出率達30%~*,每天排出成百上千噸含有傳染性病原菌的醫療廢水,這些廢水如不及時處理,通過市政廢水管道進入廢水處理廠后,造成處理后水的下降,影響人民身體健康。而對于這些危險的多種疾病的潛在傳染源,只有通過廢水處理,從廢水中檢驗出,才可被發現和制止。防治醫療廢水污染是醫療廢水防治的要目標。
醫院污水處理設備工藝過程:
現代醫院污水處理,按處理程度劃分,可分為、二級和三級處理,一般根據水質狀況和處理后的水的去向來確定污水處理程度。
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污染物質,物理處理法部分只能完成處理的要求。經過處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達不到排放標準。處理屬于二級處理的預處理。
二級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質(BOD,COD物質),去除率可達90%以上,使有機污染物達到排放標準,懸浮物去除率達95%出水效果。
三級處理:進一步處理難降解的有機物、氮和磷等能夠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可溶性無機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析法等。 整個過程為通過粗格柵的醫院污水經過污水提升泵提升后,經過格柵或者篩率器,之后進入沉砂池,經過砂水分離的污水進入初次沉淀池,以上為處理(即物理處理),初沉池的出水進入生物處理設備,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其中活性污泥法的反應器有曝氣池,氧化溝等,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生物處理設備的出水進入二次沉淀池,二沉池的出水經過消毒排放或者進入三級處理,處理結束到此為二級處理,三級處理包括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析法。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初次沉淀池或者生物處理設備,一部分進入污泥濃縮池,之后進入污泥消化池,經過脫水和干燥設備后,污泥被后利用。
此裝置一般埋設于地表之下,運用二次生物接觸氧化處理工藝,它處理的效果越混合生物氧化池,對水質的適應性強度,了水處理的性。該設備在池中采用了型強效彈性立體填料,對污水中的有機物質具有強效去除的功能。該設備通過氧化處理之后,產生的污泥量較少,僅需90天排放一次即可。為了避免放生病菌滋生、傳播的現象發生,對水質進行深度消毒處理。目應用多的消毒工藝有:紫外線消毒、二氧化氯消毒、臭氧消毒。醫院需根據污水水質特點及排放量進行擇。
醫院廢水處理設備采用的生物處理工藝,在總結外生活廢水處理裝置的經驗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科研和工程實踐,設計出一種可地埋設置的成套有機廢水處理裝置,集去除BOD5、COD、NH3-N于一身,具有性能、處理效果、投資省、自動化、維護操作方便、不占地表面積、不需蓋房、不需采暖保溫等優點。地面之上可種花種草,不影響周圍環境。
醫院污水要是指醫院或其他醫療機構的診療室、化驗室、病房、洗衣房、X光片照相室和手術室等排放的污水。由于其特殊性,醫院污水中含有多種致病菌、病毒、寄生蟲卵和一些有毒有害物質、放射性污染物等,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尤其是傳染病醫院的污水更是含有很多的病原性微生物、病毒及有毒有害物質。假如不通過消毒處理任其排放進入城市下水管道或環境水體,這些病毒、病菌和寄生蟲卵在環境中將成為一個會集的二次污染源,引起多種疾病的發作和延伸,嚴重威脅人類的身體健康。因而,醫院污水的安處理非常重要。醫院排污量按醫院規模與*核算,一般按0.5-0.8噸/天.床計。水體中要污染指標為:糞腸菌群.238×105 -238×108個/升:COD :200-260mg/l;BOD:1 00 -150 mg/I;SS:100 -150mg/I;PH:7-8。《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規范》(GBl8466-2005)根據醫院分類與排污去向,規則了相應的排放規范。
沃華遠達醫院污水處理設備規格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