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上海湘馳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公司動態>>江西西門子電線電纜一級代理商
一、“產業公地”概念下的制造業
美國學者加里·皮薩諾和威利·史在《制造繁榮:美國為什么需要制造業復興》一書中提出了“產業公地”(Industrial Commons)的概念,并據此論證了發展制造業的重要性[2]。產業公地的現實形態類似國內的產業集群(或產業園區),是能夠對多個關聯產業的創新提供支持的技術或服務等相關能力的集合。與自然界生態系統類似,產業公地上的每一“物種”(包括競爭對手、供應商、消費者、工人和諸如大學之類的機構)都必須維持各自的*優勢以保持競爭位置,并間接地使彼此從關聯中獲益。例如,精密工具制造者群體開發了一種金屬加工工具,這種金屬加工工具對于制造復雜紡織機械非常關鍵(魯淑,2015)。但是,如果生態系統中某一成員(如一組重要的供應商)數量減少或能力削弱,那么這些資源的退出將導致其它成員生存能力面臨降低或減弱。
以美國消費電子制造企業外遷為例,由于追求勞動力低成本,電子企業決定將生產成熟產品的制造工廠遷往亞洲。伴隨著消費電子產品制造環節外遷,產業鏈上的研發環節,特別是鋰電池的研發力量也遷往日本、韓國和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隨著市場需求轉向小巧、輕便和更強大功能的便攜式計算機和個人終端,亞洲順其自然地成為該領域的創新中心。因此,固然鋰電池技術發源于美國,但由于產業遷入,亞洲在可充電鋰電池研制和生產上逐漸占據了主導地位,亞洲企業已成為了電動汽車可充電電池的主要供應商。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