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湖南凱利特泵業有限公司>>技術文章>>煤泥泵輸送管道系統的工作原理及使用過程
首先,在外部給料設備提供的煤泥進入煤泥搓和機時,人為加適量的水調整輸出煤泥的濃度。經過搓和機后其板結、大塊的煤泥被粉碎均勻。
煤泥由搓和機進入上料螺旋,在上料螺旋的攪拌斗內,由水平螺旋喂入上料落螺旋的提升部分,通過提升螺旋將煤泥送入攪拌緩沖倉內。
進入攪拌緩沖倉的煤泥在攪拌螺旋的帶動下保持均勻、柔軟的特性,同時可以根據輸送要求調整煤泥的濃度,煤泥在緩沖倉內的實時儲量可以通過電控獲得,泵房操作面板上隨時顯示倉內煤泥占滿倉煤泥儲量的百分比,當煤泥達到 95%以上時,可以向外部給料設備發出停止信號,并同時停止搓和機、上料螺旋設備;當煤泥低于75%左右時,啟動外部給料等設備,使攪拌倉的料位始終處于設定范圍內。同時,攪拌緩沖倉低部還設置有容雜槽及過濾篩網,以保證進入預壓螺旋的雜粒度控制在50毫米以下。攪拌緩沖倉內的煤泥在重力和滑架的共同作用下連續不斷地進入預壓螺旋。
煤泥進入預壓螺旋以后,在螺旋葉片的推動下被擠入煤泥泵的料斗內,螺旋葉片的轉速由變頻電機通過電控調節快慢,當輸送量大時(100%),預壓螺旋的轉速達到快;當輸送量小時(25%),預壓螺旋的轉速達到慢;所有的調節控制均由電控操作變頻器來完成。
進入煤泥泵料斗得煤泥由于設定的量比泵送的量大,在料缸吸料時產生一定的預壓力,從而能保證煤泥泵的吸入飽和度。泵送量的改變通過調整操作臺TD-200控制面板的輸送量比率(%)獲得。煤泥泵具有手動、自動兩種狀態,手動控制為旋鈕油缸的移動,此時煤泥泵不進行自動換向,由旋鈕控制油缸移動的起停和擺缸的換向,主要用于活塞的更換、接近開關的調整等調試工作。自動控制為用電控通過接近開關實現油缸的行程保證、自動換向,是物料輸送的主要工作程序,自動控制分為泵房“現場控制”和熱控室“集控”兩種。泵送工作分正、反兩種工作狀態,當料缸向前移動時,擺閥若正對這料缸,則該狀態為正泵送狀態,則為正泵送送料狀態,反泵主要用于管路堵塞的疏通工作。
被泵入管道內的煤泥具有較高的壓力,它將沿著輸送管道的移動,煤泥首先可能達到雙向高壓濃料換向閥,通過雙向高壓濃料換向閥的切換實現煤泥輸送方向的轉換。
輸送管道內的煤泥到達鍋爐后,根據給料點的情況,將會到達管路分流器,通過分流器的工作可以實現幾個給料點的均勻分布。當輸送系統工作時分流器始終處于工作狀態。
輸送管道內的煤泥經過分流器后直接到達多功能料器,由給料器進入鍋爐內。另外,當系統需要進行清洗時,通過控制鍋爐熱控室內TD—200的控制面板,使給料器處在清洗工位,可以使煤泥及清洗水經回流管流入下水管道。
4、效果分析:
原因有以下幾點:(1)煤泥是清洗原煤時清洗下來的發熱量比較低的殘渣。在工業中使用煤泥的設備比較少,屬于煤礦積壓產品,它的價格較低,是原煤的1/3~1/6倍,因此,在鍋爐上用煤泥做燃料比用原煤做燃料能成倍的節約成本。(2)煤泥在鍋爐燃燒后流下的灰渣和經電除塵放下的煤灰,還可作為水泥廠、磚廠的原料使用。所以,煤泥泵在我廠正式投運以來,全廠經濟效益有了明顯的提高。
煤泥泵輸送管道系統標準配制為:煤泥搓和機+上料螺旋+攪拌緩沖倉+預壓螺旋+煤泥泵+雙向高壓濃料換向閥+高壓低磨阻復合管+管路分流閥+多功能給料器+鍋爐接口器+清洗回流管。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