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設計是一項系統的工程,涉及周期長、預算限制、場地制約、地理位置、氣候特點等諸多因素,需要有系統的、閉環的思維和理念。靈活性大化意味著實驗室裝備不僅應具有優良的使用功能,還應具備以后有重大改造或新建時,墻體、供給系統、工作臺的重組使用率高,減少人力物力浪費。
1、實驗室平面布局設計
實驗室平面布局設計是根據實驗室性質、實驗室的目標定位、實驗室的功能要求、實驗類型以及實驗工藝流程等因素,按照相關標準針對實驗室既有場地進行科學、合理的功能間區分和布局的工作。實驗室平面設計要求實驗室設計師必須熟悉我國建筑裝飾知識、我國實驗室相關標準和規范、熟悉所設計的實驗室實驗工藝流程等。
2、靈活的供給系統
靈活原供給品系統對大多數實驗室設計來說極為重要。實驗室必須能夠在墻和頂棚上進行方便的連接或斷開,以考慮設備快速、低成本的組接。供給系統需要滿足初始的要求,并且要適應預計的未來發展計劃。
3、靈活的室內環境
實驗室正在向模塊化發展,實驗室的工作臺可設計成活動的,服務柱可調節移動,并且能充分利用實驗室的空間,設計可以移動的隔斷墻,可進行靈活隔斷,固定在墻體或地板上的對接站包括電路、水路、氣路以及通信等輸入口,具有快速連接和斷開的特點,方便與實驗臺組合即插即用。實驗用房走道的地面及樓梯面層通常要求堅實、耐磨、防水、防滑、不起塵、不積塵;使用強酸強堿的實驗室地面還應耐酸堿腐蝕,用水量較多的實驗室地面應設計地漏。
4、實驗室面積及儀器擺放
實驗室設計前應根據該實驗流程來確定儀器的種類、數量、規格型號、外形尺寸、電壓功率等參數以及擺放位置,設計師針對性的做出儀器電源、給排水、供氣、純凈水以及排風管道接口的設計。根據儀器數量及放置位置確定各區域所需面積,分割有效利用空間。儀器擺放不僅要方便工作,還要考慮地面承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