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杭州邁煌科技有限公司>>技術文章>>國內管道測漏方法有哪些
一、背景說明
水是人類*的寶貴資源,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本,被稱為城市的“生命線"。伴隨經濟的發展,生活和生產用水的壓力日益增加,輸水管道系統也在不斷建設。供水管網“暗漏",猶如人體內的慢性病變,表面看無從察覺,但日積月累必將造成“心臟病"和“高血壓"的風險——爆管與漏損,造成大量水資源浪費。
供水管網“ 跑、冒、滴、漏 "的檢測和控制,是我國亟待解決的任務!據不*統計,每年中國因城鎮地下供水管網事故,直接造成經濟損失高達2000億元!
國家政策:
2015年,國務院“水十條"《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到2020年全國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控制在10%以內。
2016年,《城鎮節水工作指南》發改委、住建部鼓勵分區計量體系建設鼓勵小區DMA管理模式。住建部更新《城鎮供水管網漏損控制及評價標準》對漏損指標量化提供了方法和依據。
2017年,《節水型社會建設“十三五"規劃》發改委、住建部、水利部完善檢漏制度,選擇100個城市開展管網DMA管理示范工程。城鄉供水方向規劃全國新增供水能力270億立方米,即新增產能約7400萬立方米/日
2019年,國家發改委、水利部聯合印發,要求大幅降低供水管網漏損,完善供水管網檢漏制度,推進城鎮供水管網分區計量系統,建立精細化管理平臺和漏損管控體系。推動合同節水管理。
2020年,住建部關于印發2020年工程建設規范標準編制及相關工作計劃,由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有限公司負責局部修訂《城鎮供水管網漏水探測技術規程》CJJ159-2011,博銘維智能科技受邀參編修訂內容。
二、國內管道測漏方法
根據國內的實際情況,管道測漏方法有哪些呢?傳統的供水管道泄漏檢測主要利用聲學原理,依靠“聽漏人"深厚的專業知識多年的工作經驗,用測量設備對供水管道進行泄漏檢測。早期常用的檢漏設備主要有聽漏棒、聽漏餅、電子聽漏儀、噪聲自動記錄儀等相關儀器以及雷達設備等。下面列舉幾種典型的國內管道測漏方法:
1、被動檢測法——依靠專門人員目力巡查和他人報漏來發現漏水點,需要漏損發展到一定程度,地面形成一定積水的明漏點。
2、傳統手持式聽漏棒技術——在管道的外在暴露點處進行漏水點處漏水聲的聽測,其效果受背景噪音、管內壓力和檢漏人員的經驗的影響,建筑物低下或埋深較大管道,無法檢測漏水點。
3、電子放大聽漏儀——沿著疑似存在泄漏的管道以一定步長逐點比較音強,但難以在高噪聲環境和繁忙的城市環境中有效適用,同時受到土壤性能影響。
4、相關分析法——利用漏水聲時間延遲確定漏點位置,定位較為精準,但對于非金屬管往往不太有效,同時由于管網拓撲結構誤差、支管存在、聲速計算等方面導致定位誤差的出現。
5、 示蹤氣體檢測法——通過檢測示蹤氣體的濃度沿管道的變化來尋找漏水點,靈敏度較高,但使用條件較為苛刻,必須知道水流的方向,同時支管的存在會導致氣體的泄漏,致使檢測失效。
6、 地表雷達檢漏法——利用電磁原理對地下管道進行探測,通過對所發射的電磁破的反向收集,來定位管道漏失點,適用于大直徑或非金屬管道的檢測,缺點是在漏損的初期難以準確判定,同時圖像的解析難度大,數據處理慢。
7、 瞬變流檢測法——通過對管道壓力信號的辨識來進行泄漏定位,人為生產瞬間變流過程,比較不同泄漏點位置和泄漏面積條件下計算得到的瞬變壓力變化過程與實測壓力變化過程,對漏損進行判斷,目前還存在著噪聲干擾大,致使反問題分析結果產生誤差等問題,模型的可靠性不高等問題。
8、噪聲記錄器——將多個水聲偵聽傳感器(水聽器)安裝在管網檢修井處,持續監測管道聲波信號并上傳,在計算機上通過特殊的處理軟件快速檢測是否存在漏損,可以聽到到微小的噪聲,背景噪聲的干擾也較大也沒有關系,可以通過監測軟件的算法排除。
9、 分布式光纖傳感技術法——監測供水管道發生泄漏時引起的振動及溫度變化,光纖傳感技術需要在管道外壁或者內壁鋪設一條振動傳感光纜或者溫度傳感光纜,傳感端全光纖,無源本安,無需供電;系統適應性強:可滿足不同介質、不同長度的管線;無需全線占地補償;全光纖壽命長,可靠性高,免維護。在工程應用案例可以咨詢本公司施經理。
在實際工程運用中第八、第九種方法結合使用效果很好,本單位的案例較多。其他檢測方法由于管網漏損形態與主導因素各異,傳統檢漏儀大多都存在精度不高、余音干擾等問題,而先進探漏檢漏設備又主要依賴進口,很難實現對供水管網進行深入、持續的漏水控制。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