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運用植物根系分析儀從植物根系的微觀角度研究根系形態、空間分布及生長特征,對于更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意義重大。
試驗中以紫花苜蓿為研究對象,運用植物根系分析儀對兩種紫花苜蓿( 15°緩坡1 年生、35°陡坡5 年生) 根系進行定時觀測,分析不同條件下紫花苜蓿的根系生長狀況。結果表明:緩坡當年生紫花苜蓿側根發生的主要部位在距地面12-36 cm 之間,0—12 cm 之間僅有少量側根發生,43 cm 以下幾乎沒有側根發生,根系生物量、主根直徑整體上表現為從土壤表層到深層逐漸遞減;當年生紫花苜蓿根系監測前期( 9 月15 日—10 月15 日) 在距地面18—33 cm 之間生長,后期( 10 月16 日—11 月15 日) 在距地面43—53 cm 之間生長,根系總長度增加量前期較后期大,但根系表面積、體積增加量則是后期比前期大;陡坡5 年生紫花苜蓿根系發達、形狀分散、分布均勻,在距地面30—70 cm 之間生長相對較快,根系平均直徑前期為4.3 cm,后期為5.4 cm。
植物根系分析儀是屬于非破壞性監測分析根系動態的儀器,其工作原理是,使用特殊圖像捕捉系統對根系照相,然后借助專業根系分析軟件系統對混合圖像進行分析,從而跟蹤了解其生長過程。通過植物根系分析儀可研究植物種根系形態空間分布和動態生長情況,在植物的生理生態研究中有非常重要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