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認為,光只會對于植物的葉片等部位產生作用,而對于根系的生長不會有太大的影響,而近年來,借助根系分析儀研究發現,光照照度、光照時間、光質等對作物的根系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1.光照照度對作物根系的影響
根系分析儀的研究表明,光照能促進作物地上部和根系的交流。在草本植物中,光可經過內光環境,通過光敏色素調節,而從地上部傳到根系,并對其生長發育進行調節。硝酸還原酶是一種光誘導酶,光照能促進NR的合成。不同光照度下生長4周齡的小麥幼苗根中的NR活性隨著光照增強而提高,光照度和NR活性之間呈一定的正相關。不同低溫弱光處理對植株根系活力的影響并不一致。
2.光照時間對作物根系的影響
一般來說,光照充足有利于光合作用,這使地上部所制造的光合產物更多地向根系轉移成為可能,從而為培育出健壯的根系打下基礎。
3.光質對作物根系的影響
根系雖未直接受到光線照射,但對不同光質具有不同反應。例如,藍光照射下培育的稻苗比在紅光或白光照射下培育的稻苗發根數目多,根系粗壯,根系生物量大。OHNO等進一步觀察到,白光抑制稻苗根細胞的伸長,而藍光則促進細胞伸長。又如,與對照白光相比,紅光和紅藍混合光對河套蜜瓜根系的生長發育有明顯促進作用,根系誘導率高,長勢強。
在不同的光照條件下,利用根系分析儀研究根系的特點,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光照雖然不直接對根系進行照射,但是受間接或其他因素的影響,對于作物的根系生長還是有較為重要的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