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高是作物個體生長量的基本指標,是指從作物基部至頂部之間的距離,在作物栽培育種的研究以及生產實踐中會經常需要測定株高。往常測定株高都是使用卷尺或直尺測量,由一個人測,另一個人記錄,數據的精準度受量具的精度以及人為感官影響。而現如今,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想要測量作物的株高就變得非常簡單了,我們可以直接使用作物株高測量儀測量作物株高,單人即可操作。
作物株高測量儀是由測量桿、手機和識別APP軟件組成的,同時帶有數據管理云平臺和APP,適用于水稻、小麥、黍米的株高測量。需要測量時,只需將儀器插在作物的旁邊,利用手機對準刻度線拍照,然后填寫測量信息,識別軟件即可自動分析出作物的株高,非常的方便。
再利用作物株高測量儀測量水稻、小麥等作物株高時,要選擇有代表性的作物進行測量,避開過高或過低的作物,從能代表該測點整體高度的作物中選取,水稻、小麥選擇30株進行測量即可。這里要拓展下閱讀:作物的株高分為生理株高和自然株高,生理株高是指作物被拉值后,從地面到作物體點的垂直高度,是表示作物的縱向生長量,自然株高是表示作物群體的高度,即生長狀態的群體植株,從地面到冠層頂部表面的高度。生理株高和自然株高的值相差越大,作物的葉片配置越呈現水平型,使群體內部的受光條件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