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活環境的越來越高,但隨著人們向城市的集中,城市的環境卻越來越差,特別是水環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雖然現在各地都在掀起五水共治的高潮,都在治理污水,但是我覺得他們的效果都不是很好,比如說清淤工作,幾乎是每年在清淤,每年在污染,而且清淤有一個非常不好的就是清淤其實對河道本身的生態平衡會造成非常大的損害,特別是一些水生動植物、每次清淤都需要重新放養,另外每年清淤的費用高到不能讓人接受。再比如截污工作,雖然我認為截污工作很重要,但是因為基礎設施的落后或老化往往造成截污不夠到位,工程做好沒有多少年可以使用,很多污水照樣流入河道,而且現在大部分老百姓對雨污分流做的還是不夠的,比如說洗衣機的水往往是進入雨水管道的。
河道污水治理方案之我見
回想幾十年前,家還在農村的情況,那是我們的污水也直接排到小溪,再由小溪排到河道里,但是河道卻非常干凈,可以下河游泳、可以下河捕魚,而現在農村的河道也被污染殆盡,仔細對比了現在農村和過去的農村,為什么同樣是農村,水質會變化那么大?
1、現在基本不種田了,過去種稻是我們農村的重要工作,其用的水都是從河道直接抽取上來的,現在大部分種植的是經濟作物,在稻田里面基本用不到河道里的水,很多大分子有機物不能被吸收了,污泥也不再是曾經的肥料了。
2、由于農村的管網建設滯后,現在的水都通過管道,排到河里了,生活污水在管道里面不能像小溪里的水一樣可以和空氣充分接觸,所以水到河道之前沒有進行充分的氧化,即水中的含氧量非常低。
3、農村的人也在變多了。
分析主要的問題,就是水中的含氧量太低了,水體的含氧平衡被打破了,導致水體失去自凈功能,魚類和硝化細菌都不容易生長了,還有就是大量的污泥被帶入河道無法凈化。
根據這個,要達到河道治理的目的,必須通過多種方式增加河道的含氧量、減少河道里面的有機物,減少河道里面的淤泥。
這個方案就是模擬原來的農村,增加水中的含氧量,充分利用自凈功能,凈化水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