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套鋼蒸汽直埋保溫管廠
市熱網建設中大量采用直埋技術,蒸汽直埋管道在設計上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蒸汽管道的固定結構形式選擇、蒸汽管道的保溫、疏水節點的處理、防腐措施及固定結構形式等等。下面就簡要談談筆者對蒸汽直埋管道設計中的幾點體會。1、蒸汽直埋管道的固定結構形式目前蒸汽管道直埋敷設就其保溫結構形式,基本可歸納為以下三種形式,即內滑動外固定、內滑動內固定和外滑動外固定。 (1)內滑動外固定:所謂內滑動就是工作鋼管與保溫結構式脫開的,工作鋼管受熱膨脹時,鋼管運動,發生位移,而保溫結構層與外套鋼管成一整體結構,不產生運動。馬鞍形作固定支座,支座焊于土建預埋件上。優點:造價低、固定點可外接鋼筋混凝土固定墩承受較大推力。缺點:排潮通道不暢、水擊后容易破壞保溫層和隔熱層、外固定肋會產生熱橋效應。 (2)內滑動內固定:所謂內固定就是固定端處將工作鋼管固定在外套鋼管上,不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固定,其固定端應有隔熱措施,以減少熱橋效應。優點:造價低、固定點處可不采用外接固定墩。缺點:排潮通道不暢、水擊后容易破壞保溫層和隔熱層、固定點承受推力小。 (3)外滑動內固定:所謂外滑動就是保溫材料和工作鋼管精密結合,捆綁成一體,保溫結構和工作鋼管在管道熱膨脹時同時運動,外套鋼管與保溫結構之間有10mm間隙,既保溫隔熱又方便排潮。工作鋼管與外套管之間每隔一段距離采用隔熱導向環支撐。優點:排潮通道暢通、固定點可外接鋼筋混凝土固定墩承受較大推力。缺點:造價高。 綜和以上優缺點,目前我們設計時直管道一般采用內滑動內固定,轉彎處采用內滑動外固定形式。 鋼套鋼蒸汽直埋保溫管廠
2、蒸汽直埋管道的熱補償 蒸汽直埋管道的熱補償和架空管道的熱補償形式基本相同,直埋管道的走向及平面布置應充分考慮管道本身的自然補償,當自然補償不能滿足要求時,才考慮用補償器補償,由于蒸汽管道溫度較高,管道熱伸長量也較大,因此補償器應有較大的補償量和較小的剛度,同時應保證補償器的制造質量,以確保蒸汽直埋管道的安全運行。3、蒸汽直埋管道的保溫蒸汽管道直埋敷設技術在國內的發展已經有十幾年,蒸汽直埋保溫管的目的概括性的解釋有兩個:一是保證蒸汽管道能在地下*穩定運行;二是保證保溫管能起到良好的保溫效果,不浪費能源,不破壞園林綠化。在保溫結構上由起初的“塑套鋼”保溫管,到玻璃鋼保護層保溫管,到現在使用zui廣泛的“鋼套鋼”保溫管。經過多年對蒸汽管道直埋敷設技術的實踐摸索,并結合我們當前的具體狀況,我們選用的保溫材料是硅酸鋁棉氈+硅酸鎂瓦塊+聚氨脂發泡。
直埋式預制保溫管道,特別是各式各樣的保溫結構型式的城鎮集中供熱或“熱、電、冷”三聯供的蒸汽管道正在國內外應用,方興未艾。直埋管道的熱補償是zui重要的關鍵技術之一,由于設計、制作、施工或生產操作上的多種原因,曾發生多起嚴重事故,造成不應有的人身傷亡和嚴重經濟損失。根據多年研究、工程實踐和文獻資料,就直埋式預制高溫保溫管道的熱補償的設計和存在問題,做一專題分析。 2 熱補償方式 在國內外直埋式預制高溫保溫管道應用中,為克服因溫差(使用溫度和安裝溫度之差)造成的熱力管道脹縮和位移變化,設計上多采用以下4種方式進行補償。 (1)管道(管件)的預熱(預拉伸):國外一些大公司通常在直徑小于500 mm的管道中采用,但不廣泛; (2)自然補償:設計柔性管件如彎頭、L型或之型彎管進行熱補償,這是國內外采用較多的方式之一; (3)一次性補償:設一次性補償器,在安裝試運行后,焊死,此法國內外都有采用; (4)設補償器:隨介質溫度變化,管道脹縮、補償器對應縮伸、吸收應力和位移進行熱補償。 補償器近年發展極快,在直埋式管道中應用也,型式有波紋式(內壓、外壓、單雙向、變推力的平衡式、半平衡式及鉸鏈式)、套筒式(加注單封、雙密封、彈簧壓封及無推力式)以及老式∏型(方型)等。 由于波紋補償器設計采用zui多,暴露出的問題也較充分,很需要我們研究、認識和改進。 本文僅就自然補償和補償器補償2種方式進行討論。 3 熱伸長量的計算和補償設計 為使直埋熱力管道在熱狀態下穩定和安全操作,減小管道熱脹冷縮時產生的應力,防止管道*破壞和位移變化破壞保溫結構,增大熱損失,必須進行熱力管道熱伸長量的計算及補償設計。 3.1 熱力管道熱伸長量的計算 △L=α(t1-t2)L 式中 △L-管道熱伸長量(m); α-管道在相應溫度范圍內的線脹系數[m/(m.℃)]; L-計算管道長度(m); t1-管道安裝溫度(℃); t1-管道設計使用(介質)溫度(℃) 3.2 補償設計 (1)管道熱應力、強度的設計、計算; (2)補償單元的設計、選擇(包括自然補償件或補償器); (3)保溫結構的綜合分析和設計; (4)引安全運行壽命,特別是*震動下的疲勞壽命問題。 除(1)、(2)外,(3)、(4)2點對高溫蒸氣預制直埋管道尤為重要,不單要考慮熱損失、能耗問題,對于剛性的內外管結構,還要考慮應力和強度的影響。 4 自然補償 所謂自然補償,就是管道中發柔性彎曲管段0口彎頭,L型、Z型彎管)吸收管道熱伸長變形。 此方式優點:簡單、可靠;缺點:產生橫向位移,不單是在彎頭處,在直線段也發生相應位移,其保溫結構應做充分考慮、設計。 近年來的深入研究表明,直埋管道由于保溫結構型不同,已不能*套用架空或地溝敷設管道自然補償力算,因實踐表明若套用將出現*的偏差,已造成多處破壞、泄漏事故發生。 4.1 設計原則 (1)轉角不小于70°,否則將出現應力急劇上升,易發生問題; (2)轉角大于150°,不起自然補償作用; (3)L型長臂不宜大于20~25 m。 (4)彎曲許用應力σ(Q235材質)不大于78.5 MPa。 4.2 彎管長度計算 (1)L型(見圖1a) l=1.1×(△LD/300)1/2 式中 l-彎管長度(m); △L-長臂L的伸長量(mm); D-管道外徑(mm)。 (2)Z型(見圖1b) 式中 l-彎管長度(m);} E-管道材料彈性模量(MPa); D-管道外徑(mm); 〔σbw〕-管道彎曲許用應力(MPa); k-L1/L2; △t-設計計算的管道介質溫度與安裝溫度差(℃)。 圖1 L型與Z型彎管示意 研究表明,90°彎頭zui大環向應力出現在彎頭頂部,zui大軸向應力出現在彎頭頂部稍靠彎頭凸面一側,與zui大環向應力處相差15°~20°。由于彎頭處有焊口而綜合應力又zui大,是L型自然補償的zui薄弱環節、zui危險的部位,因此設計時應充分注意這點。采用整管熱(冷)煨,減少焊口,并適當增加管壁厚度及應力消除處理,是一條有效途徑。 實驗研究表明,隨著彎頭夾角變化在20°時出現zui大應力峰值,隨角度增加應力值迅速減小,這也正是設計時盡量避免出現小于70°的夾角彎頭所在。 Z型自然補償研究表明,直埋時“Z”管段受力與采用地溝敷設時受力差別較大,即管溝、“Z”形管段zui危險點在長管L的兩頭;而直埋管受力zui危險點是在管道強度zui薄弱部位,即彎頭同直管段的兩個焊口處(也是側向位移zui大處)。 對于內滑動保溫結構,其保溫層對管道的摩擦,不僅與管道的軸向位移有關,還與其內管道的橫向位移相關,在彎頭的中部存在著zui大的彎矩,因此保溫結構設計時應充分認識到這點,并做有力的技術處理。某工程實踐,彎頭同兩直管段接頭口,其內應力是地溝時的幾倍,造成焊口處疲勞斷裂。 5 補償器補償 5.1 常用直埋補償器類型和特點(見表1) 表1 我國常用的直埋補償器類型及結構特點 型式 波紋式 套筒式 內壓 外壓 變推力 鉸鏈式 單密封 雙密封 無推力 結構及特點 簡單 復雜 復雜 復雜 簡單 簡單 復雜 可能會發生 軸向及徑向 失穩 不會 出現軸向失 穩 能降低 固定墩 推力, 節約投資 除軸 向外, 可適度 吸收橫向位移 補償量大, 但需高 井加注密封 補償量大, 可5年以上 加注1次 內壓推力 自身平衡 造價 中 高 高 高 低 較低 高 安全性 一般 好 好 一般 一般 好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