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溫州渠誠泵業有限公司>>技術文章>>溫州液下泵簡述
液下泵簡述
液下泵根據伸入容器長度的不同(一般為1至1.5m)而制成規格。液下泵工作部分沉沒在液體內,因此軸封無液體飛濺現象;泵運轉產生的軸向及徑向力分別由滾動軸承及滑動軸承支撐,因此運行寧靜無噪音;密封填料處有冷卻系統,可根據用戶使用介質的溫度,用冷卻水帶走熱量。
液下泵與介質接觸的零部件,系用縮丁醛改性酚醛玻璃纖維,經高溫模壓成型的酚醛玻璃鋼制件,聯接管、出液管采用半干法卷制工藝制成的酚醛玻璃鋼管,葉輪軸套的裝配均用酚醛膠泥和液下泵泵軸粘成一體,液下各部裝配均用酚醛膠泥粘結,伸入液下全無金屬與介質接觸,耐腐性能可靠,產品具有輕質、高強、不變形、耐溫、耐腐蝕等優良性能,在防腐方面可部分替代含鋁不銹鋼、鐵及鈦合金等貴重金屬。
液下泵在傳動和旋轉方向:泵通過爪型彈性聯軸器由電動機直接驅動,從電動機端看泵為順時針方向旋轉。
液下泵 - 使用范圍:
1.介質溫度不超過70℃,介質重度為1~1.3kg/dm3。
2.鑄鐵材質的使用介質PH值在5~9范圍內。
3.1Cr18Ni9Ti不銹鋼可使用各種帶腐蝕性介質。
液下泵 - 裝配與拆卸:
1、液下泵裝配順序
(1)將軸承分別裝在軸承盒和軸承座上。
(2)將毛氈圈裝在軸承端蓋甲、丙和軸承盒上。
(3)將軸承端蓋乙、丙裝在軸承座上并用螺栓緊固。
(4)將裝好軸承的軸承盒穿在軸上,擰上圓螺母,并將軸承端蓋甲緊固在軸承盒上。
(5)將軸裝入軸承座,用螺栓固定,擰上調整螺釘,并將軸承安裝在支承座上,將擋水圈套在下部軸承處的適當位置。
(6)將聯接管固定在軸承座上,并在聯接管下部裝上泵蓋,在軸下部裝上葉輪并擰緊,依次裝上泵體前蓋,并螺栓固定,用軸承盒處的調整螺釘調整葉輪與前蓋間的間隙,(控制在1--1.5mm內)調好后用螺母,螺栓緊固。
(7)電機支承安裝在軸承座上用螺栓緊固,在軸的上端裝聯軸器部件,并將電機聯軸器用緊固螺釘緊固在電機軸頭上,將電機裝在電機支承上,并用螺栓,螺母緊固。
(8)從泵的出品順序將石棉墊,出液彎頭、出液管件裝上,并固定在支承座上。
液下泵 - 起動與停止
1、觀察泵的安裝基礎是否已經穩固,所有各部件螺栓是否擰緊。
2、檢查泵軸向間隙是否已經調整好(扳動聯軸器無摩擦聲即可)
3、油標注入鈣基黃油
4、檢查電機旋轉方向是否正確
5、起動電機,打開壓力表旋塞,當泵以全轉數工作時,調節閘閥開度到需要范圍。
6、泵停止工作時,應先停止電動機,然后閉上壓力表旋塞。
7、泵停止運行時,應將泵拆開,擦拭干凈,涂上防銹油妥善保存。
液下泵 - 液下泵運轉
1、注意泵軸承溫度,不應超過外界溫度35度但不應大于75度。
2、油杯內應注滿鈣基黃油,保證軸承能正常潤滑。
3、泵在工作個月內,或運轉100小時后,應更換電機支承油杯內的黃油,以后每工作2000小時后更換一次。
4、定期檢查彈性聯軸器,注意電機軸承溫升。
5、動轉過程中,如發現噪聲或不尋常的聲音時,應立即停車檢查。
6、泵每工作2000小時應進行周期檢查,葉輪、泵體(或泵蓋)之間間隙的摩損不能過大,間隙的大值不得超過1.5毫米,如超過可更換葉輪或前蓋。
7、泵工作6小時時,應檢查機封,根據磨損程度予以檢修或更換,否則將導致泵軸及軸承的損壞。
氣動雙隔膜泵產生的故障原因和解決方法
一.氣動雙隔膜泵在運轉但流量過低
1.檢查泵體是否有空蝕斑象,調整壓縮空氣的進口壓力。降低泵體的運轉速度來調整粘度和濃度較大的液體。
2.檢查閥球是否被卡住。如果輸送的液體與閥球材質不相吻合。閥球將會脹大。請更換合適材質的閥球與閥座。
3.請檢查入口管道是否被堵塞。
二.氣動雙隔膜泵無法啟動或動作緩慢
1.檢查過濾、調壓和潤滑裝置和空氣入口過濾網是否被堵塞。
2.檢查氣閥是否被雜質卡住,請將氣閥拆下并清洗干凈,查看氣閥內的活塞是否有劃傷的痕跡。如果活塞表面光亮而不黑純,表示已磨損需要更換活塞和O型環。傷的痕跡。如果活塞表面光亮而不黑純,表示已磨損需要更換活塞和O型環。請重新更換新品。
3.檢查主軸和O型環是否有刮傷、磨損和壓扁的痕跡,如有損壞請更換。
三.液體從氣室排出口漏出
1.請檢查隔膜是否破裂。
2.檢查隔膜是否正確安裝和鎖緊。
四.出口液休中含有大量氣泡
1.請檢查隔膜是否破裂。
2.檢查泵體和管路是否泄漏。
渠誠泵業-GRG高溫管道離心泵,CDLF不銹鋼多級管道離心泵,ZW直聯式自吸泵,LW無堵塞立式管道排污泵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