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電話
摘要:
貼好的標簽很多人發現,時間不長就自己脫落了,本身也沒有了粘性,此種情況是持粘性的問題,就是保持力差,所謂保持力通常由膠粘帶的持粘性能來反映,沿粘貼在被粘物上的壓敏膠粘帶長度方向垂直懸掛一規定重量的砝碼時,膠粘帶抵抗位移的能力。 用試片移動一定距離的時間或一定時間內移動距離表示。持粘性作為測試壓敏膠粘帶的指標同樣可以用于測試壓敏膠的指標。標簽的持粘性與產品質量的合格有著密切的,如果持粘保持性很差,很容易使標簽脫落,達不到膠帶粘結的目的;如果持粘保持性太大,就容易是粘貼物在脫離被黏貼物破損。粘著是一個復雜的物理、化學過程,粘著力的產生不僅取決于粘著劑,還要取決于被粘物以及粘接的操作過程。因此在試驗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到各種影響因素,統一操作方法,才能獲得準確可靠的測試結果。
檢測儀器
濟南賽成儀器生產“CZY-6S持粘性測試儀” 嚴格按照國標GB4851-2014之規定設計制造,六工位設計,液晶顯示,自帶微型打印機,測試數據無需人工記錄自動打印測試結果。
依據標準
《GB/T 4851-2014壓敏膠粘帶持粘性試驗方法》
1.不銹鋼板:試驗板厚1.1mm,寬為50 mm,長為125 mm。試驗板材質為GB/T 3280-2007規定的06Cr19Ni10材質,退貨拋光,鋼板表面光亮,表面粗糙度(GB/T2523—zO08)為(50± 25)nm。
不使用有污點、變色或劃痕較多的鋼板。在使用之前,將新鋼板清潔。在使用中,保護鋼板試驗表面不被劃傷和污染。
2.標準壓輥:圓柱體的鋼質壓輥(簡稱壓輥)的直徑為(85± 2.5)mm,寬(45± 1.5)mm,表面包覆有約6mm厚的橡膠,硬度為(80± 5)邵氏A。表面圓整、無凸凹偏差。壓輥的質量為(2000± 100)g。在使用過程中,任何儀器部分都不應增加壓輥的重量。壓輥以(10± 0.5)mm/s的速率通過機動或手動方式滾動。
3.測試環境要求:將膠粘帶樣卷置于溫度為(23± 1)℃ 、相對濕度為(50± 5)%的狀態條件恒溫停放24h。
試驗步驟
- 用擦拭材料沾清洗劑擦洗試驗板和加載板,然后用干凈的紗布將其仔細擦干,如此反復清洗三次以上,直至板的工作面經目視檢查達到清潔為止。清洗以后,不得用手或其他物體接觸板的工作面。
- 在溫度23℃±2℃,相對濕度65%±5%的條件下,按圖1規定的尺寸,將試樣平行于板的縱向粘貼在緊挨著的試驗板和加載板的中部。用壓輥以約300 mm/min的速度在試樣上滾壓。注意滾壓時,要用規定質量的壓輥,按標準規定的次數來回滾壓,只需輕輕推動壓輥,讓壓輥在試樣上滾動,而不能用外力加壓。滾壓的次數可根據具體產品情況加以規定,如無規定,則往復滾壓三次。
3.試樣在板上粘貼后,應在溫度 23℃±2℃,相對濕度 65%±5%的條件下放置20 min。然后將試驗板垂直固定在試驗架上,輕輕用銷子連接三角掛鉤和砝碼。整個試驗架置于已調整到所要求的試驗環境下,記錄測試起始時間。
4.記錄試樣從試驗板上脫落的時間,時間數大于等于1h的,以min為單位,小于1h的以s為單位,試驗結果以一組試樣的位移量或脫落時間的算術平均值表示。
設備選擇與論證
“持粘性測試儀”如何選擇,客戶面臨zui多問題就是新老標準該如何去選擇,新版標準《GB/T 4851-2014膠粘帶持粘性的試驗方法》替代1998年版本標準,新標準內容原基礎上,針對主要技術進行修改、升級,新舊兩版標準對比之下,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試驗膠粘帶粘貼面積減小;
(2)懸掛方式:加載板+砝碼→三角掛鉤+砝碼;
(3)新標準重量增加4500g砝碼,同時A法中1kg重量變為砝碼+三角掛鉤總重;
(4)與舊標準相比,新標準測試效率更高,結果更。
膠粘帶制品是企業在日常生產中*的原輔料之一,持粘性是膠粘制品不開膠、不脫落的重要指標,標準變更后,企業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重新符合自己需求的企業驗收或測試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