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暗視野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顯微鏡使用方法
閱讀:6 發布時間:2025-1-5
【儀器網 使用手冊】暗視野顯微鏡又叫暗場顯微鏡,是一種通過觀察樣品受側向光照射時所產生的散射光來分辨樣品細節的特殊顯微鏡。 使用方法 1、使用研究用暗視野顯微鏡,或將普通光學顯微鏡上的聚光器取下,換上暗場聚光器。 2、不論是使用干燥物鏡還是油浸物鏡,鏡檢時都應在聚光器的上透鏡上加一大滴香柏油。 3、將制作好的細菌懸滴標本片置于載物臺上,上升聚光器至頂部使油與載玻片接觸。 4、放大光源。 5、進行聚光器光軸調節及調焦。用10*物鏡找到被檢物像,關小聚光器虹彩光圈至可在視野中看到視場光闌的輪廓,再上下緩慢調整聚光器,這樣會使視場光闌的像變得清晰,如視場光闌不在場,利用聚光器外側 的兩個調節鈕進行調整,當亮光點調到場后,再將其開大,即可進行觀察。 顯微鏡的選購
顯微鏡是由一個透鏡或幾個透鏡的組合構成的一種光學儀器,是人類進入原子時代的標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體成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儀器。
顯微鏡分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
現在的光學顯微鏡可把物體放大1600倍,分辨的最小極限達波長的1/2,國內顯微鏡機械筒長度一般是160毫。
顯微鏡如何選購?
不同的功能顯微鏡用法也不同,像偏光顯微鏡主用應用于地質礦石研究,藥物分析,觀察齒、骨、頭發及活細胞等的結晶內含物、神經纖維、動物肌肉、植物纖維等的結構細節,分析變性過程。
有的顯微鏡主要應用于金屬等多種不透明材料觀察,鑒別和分析內部結構組織。有的適用于廠礦企業、高等院校及科研等部門。生物顯微鏡主要適用于衛生領域及學校、科研單位進行診斷、化驗、教學、研究。
所以說,在采購前應該弄清楚自己要觀察的樣品是什么,這樣商家才能給您推薦到適用的顯微鏡。
體視顯微鏡(立體顯微鏡、解剖鏡、實體顯微鏡)有定倍和連續變倍兩種。倍數一般是10X-50X左右。
體視顯微鏡沒有做教學使用。體視顯微鏡倍數小,立體感強,初學者興趣培養很合適,樣品不需要制備,拿到標本直徑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如蚊子、鹽、味精、皮膚、頭發等等,可以讓初學者了解更多的顯微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