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江蘇菲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術文章>>蛋白質濃度測定:紫外分光光度法
蛋白質分子中含有共軛雙鍵的酪氨酸、色氨酸等芳香族氨基酸。它們具有吸收紫外光的性質,其吸收高峰在280nm波長處,且在此波長內吸收峰的光密度值與其濃度成正比關系,故可作為蛋白質定量測定的依據,但由于各種蛋白質的酪氨酸和色氨酸的含量不同,故要準確定量,必需要有待測蛋白質的純品作為標準來比較,或且已經知道其消光系數作為參考。另外,不少雜質在280nm波長下也有—定吸收能力,可能發生干擾。其中尤以核酸(嘌呤和嘧啶堿)的影響更為嚴重。然而核酸的zui大吸收峰是在260nm。因此溶液中同時存在核酸時,必須同時測定OD260nm,與OD280nm。,然后根據兩種波長的吸收度的比值,通過經驗公式校正,以消除核酸的影響而推算出蛋白質的真實含量。
本法操作簡便迅速,且不消耗樣品(可以回收),多用于純化之蛋白質的微量測定。主要缺點:當待測的蛋白質與標準蛋白質中的酪氨酸和色氨酸含量差異較大時,則產生—定誤差,混有核酸時必須分別測定280nm和260nm兩處的OD值,再按公式推算蛋白質含量。
[操作]
取試管7支,各管混勻,盛于石英杯中,用紫外分光光度計,以空白管調節零點,分別于280nm、260nm波長下測定各管光密度。
[計算]
(一)直接根據標準液與待測液的光密度值(OD280nm),或從標準曲線,求得樣本蛋白質含量。
以標準管各管光密度值為縱坐標,以蛋白質濃度為橫坐標繪制標準曲線,然后根據測定管光密度值,直接查標準曲線求得樣本中蛋白質的含量。
1. 選一種與待測樣本蛋白質氨基酸組成相近似的蛋白質純品,用生理鹽水稀釋至濃度為lmg/m1,作為稀釋標準蛋白質溶液。
2.用生理鹽水稀釋待測樣本蛋白質至濃度約為lmg/m1,即為稀釋樣本蛋白質溶液。
(二)利用經驗公式直接計算樣本蛋白質含量,
準確吸取血清樣本0.1ml,置于50ml容量瓶中,用生理鹽水稀釋至刻度,即500倍稀釋,在280nm和260nm兩處波長分別測得光密度值、再按下列公式計算。
1、OD280/OD260<1.5時,用Lowry-Kalokar公式:
樣本蛋白質含量(mg/m1)=1.45OD280一0.74OD260
2、OD280/OD260﹥1.5時,用Lamber-Beer定律計算:
樣本蛋白質含量(mg/m1)= OD280/K×L=(OD280/6.3×1)×10g/L
本實驗樣品:牛血清白蛋白E1%cm=6.3(100ml/cm.g)
K:克分子消光系數;E1%cm:百分比吸光度的吸光系數;
注:不同蛋白質中的酪氨酸和色氨酸含量有差異,故標準管與測定管的蛋白質氨基酸組成應相似,以減小誤差。
[器材]
(一)UV-9200紫外分光光度計
(二)50ml容量瓶
[試劑]
(一)生理鹽水
(二)清蛋白(人或牛)純晶
(三)待測樣本蛋白質:用雙縮脲法測定蛋白質的樣品用生理鹽水稀釋而成。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