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D博斯達實驗室廢水處理設備設計基礎
1.實驗室廢水來源:藥品、試劑、試液、儀器清洗等所產生的實驗室綜合廢水;
2.實驗室綜合廢水成分:無機物類、有機物類、生物類廢水等;
1)無機物類廢水:重金屬離子、酸堿PH值、鹵素離子及其他非金屬離子等;
2)有機物類廢水:有機溶劑、氨氮,甲苯,,有機磷藥物等
3)生物類廢水:病毒、衣原體、支原體、螺旋體、真菌、布魯氏桿菌,炭疽桿菌等;
3.工藝流程:實驗室廢水收集單元--實驗室廢水預處理單元--實驗室無機物類廢水處理單元--實驗室生物類廢水消毒單元--實驗室有機物類廢水處理單元--終端綜合深度處理單元--酸堿中和單元
臨床基因擴增檢驗實驗室的環境清潔:《臨床基因擴增實驗室工作規范》中有對物表清潔、消毒的要求,不同的實驗區域應當有其各自的清潔用具以防止交叉污染。
1.基本原則:由清潔區向污染區進行,潔具不可交叉。
2.清潔消毒方向:準備區→標本制備區→擴增區→產物檢測區
3.清潔消毒范圍:工作區域的物體表面(含桌、椅),可使用含氯消毒劑擦拭消毒,空氣和工作臺面可使用紫外線照射消毒,也可使用空間消毒器進行全環節消毒。
4.不可使用紫外線消毒器及化學消毒進行有人狀態下的消毒。
5.PCR室內的消毒應防止揚塵(減少人員走動)、殺滅DNA或RNA的基因片段。可選擇懸掛紫外線燈管進行空氣消毒,試驗前照射30-60分鐘,實驗結束照射30-60分鐘,必要時延長照射時間(可照射一夜)。
6.終末消毒:當出現實驗室污染時,應按要求立即撤出相關人員,在無人情況下可使用化學消毒劑進行終末消毒,如熏蒸法:過氧乙酸1g/ m3加熱熏蒸(濕度70-90%),密閉24小時;氣溶膠噴霧:3%過氧化氫:20mL/m3氣溶膠噴霧;5%過氧乙酸2.5mL/m3氣溶膠噴霧(濕度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