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廢水的來源、性質以及危害性
閱讀:6238發布時間:2016-8-22
一、含油廢水的來源
含油廢水主要包括油田廢水,煉油廠和石油化工廠的廢水,油輪的壓艙水、洗艙水、機艙水,油罐車的清洗水等。為防止含油廢水造成污染和危害,中國規定地面水中石油(包括煤油、汽油)zui高容許濃度為0.3毫克/升。
主要包括油田廢水,煉油廠和石油化工廠的廢水,油輪的壓艙水、洗艙水、機艙水,油罐(槽)車的清洗水等。這是造成環境油污染,特別是海洋油污染(見石油污染)的主要來源。煤氣廠、焦化廠的廢水中含有煤焦油,皮革廠、食品加工廠的廢水含有動植物油。這些也屬于含油廢水,但所占比重不大。
二、含油廢水的性質
油田廢水含油濃度為5000~10000ppm。煉油廠廢水含油濃度,高的可達1000ppm,低的只有10~20ppm。據統計,*油田、煉油廠和石油化工廠每年排出的廢水中含有原油及其制品共約30萬噸。工業廢機油和汽車廢油共約130萬噸。
油輪卸載后,艙內一般殘留千分之三到千分之五的石油。在船空載時這些油即混入壓艙水中,濃度可達1000~2000ppm。修船或換載時要用熱水洗凈油艙或貨艙。洗艙水中含油約3000ppm。機艙水中含有船舶機艙管線和閥門漏出的油,含油種類較多,有燃料油、機油、潤滑油等。*每年隨這些廢水排入海洋的石油可達100萬噸。
三、油廢水的危害
含油廢水對人類、動物和植物乃至整個生態系統都產生不良的影響,其危害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
1.對企業的危害。
含乳化油的廢水,會在工藝設施和管道設備中與廢水中懸浮顆粒及氧化鐵皮一起沉降,形成具有較大黏性的油泥團,堵塞管道和設備影響生產的正常進行。
2.對環境的危害。
油類物質對環境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如污染水體,在水面上形成油膜,能阻礙水體復氧作用,水體中由于溶解氧減少,藻類光合作用受到限制,影響水生生物的正常生長,使水生動植物有油味或毒性,甚至使水體變臭,破壞水資源的利用價值;油類黏附在魚鰓上,可使魚窒息,濃度為200mg/L時,魚類不能生存;黏附在藻類、浮游生物上,可使它們死亡;油類會抑制水鳥產卵和孵化,嚴重時使鳥類大量死亡;用含油廢水灌溉農田,油分及其衍生物將覆蓋土壤和植物的表面,堵塞土壤的孔隙,阻止空氣透入,使土壤和微生物不能正常進行新陳代謝,使農產品質量和實用價值下降,嚴重時會造成農作物減產或死亡,油類在土壤中向下遷移,還可能造成嚴重的地下水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