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設備 污泥處理設備 水處理過濾器 軟化水設備/除鹽設備 純凈水設備 消毒設備|加藥設備 供水/儲水/集水/排水/輔助 水處理膜 過濾器濾芯 水處理濾料 水處理劑 水處理填料 其它水處理設備
中建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閱讀:716發布時間:2020-7-9
污水處理廠對水環境保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城市的快速發展中,為了改善地表水體的環境功能,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的要求不斷提高。同時,出水水質的提升也成為了開發水資源的另一途徑,能夠節約水資源,擴大水資源使用范圍。現今城市污水廠運行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痛點:
1、污水處理廠在應對合流制管網溢流污染中,污水廠面臨雨季超負荷運行,無法處理的額外污水直排或溢流污水。
2、由于預處理系統針對毛發、纖維物等極細污染物的阻隔能力有限,導致污水處理期間膜過濾系統、濾池系統等部位發生纏繞堵塞。
3、隨著各個地方對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標準要求不斷提高,部分污水處理廠面臨出水水質考核不達標的情況。
在解決上述問題的過程中,同樣可能面臨可用場地有限、施工時間有限、預算有限、技術工藝的可拓展性等困難。目前在原有生物處理系統上進行二級生物單元改造和增加深度處理單元成為行業普遍共識,如MBR工藝、MBBR工藝、多級AO/改良A²O、磁沉淀、超磁分離、高效澄清、濾布濾池、臭氧氧化、反硝化深床濾池等。為此,中建環能提出了一種經過實踐論證的市政污水廠提質增效技術路線。
中建環能市政污水處理技術路線
在污水進入污水廠前,可通過設置截流井提高管網污水收集效率,或者通過設置CSO調蓄池緩解雨季溢流污水進入污水處理廠。通過工程措施增強污水處理廠進水水質的穩定性,提高污水處理的效率同時兼顧部分城市內澇緩解的作用。
污水處理廠在運行期間,針對如何攔截預處理段毛發、纖維物等污染物問題,中建環能提供自主研發的INPS內進流非金屬孔板格柵產品,能夠去除污水中95%以上的毛發、纖維物,*解決后續處理單元的堵塞和浮渣問題。
針對因污水處理能力不足導致的直排/溢流問題,在污水廠擴建期間,采用中建環能控源截污整體解決方案,通過SMDF超磁分離水體凈化技術、MagCS磁介質混凝沉淀技術、Bio-MOST微氧速澄生化技術、曝氣生物濾池等豐富的產品序列應用,來應對一級B、一級A、地表水環境IV類等不同標準的臨時處理。
在應對污水廠提標改造的問題上,中建環能形成了以MagCS磁介質混凝沉淀工藝包、反硝化深床濾池等技術為核心的系統化解決方案。污水經前端二級生化系統處理后,進入磁介質混凝沉淀池,在反應區內投加混凝劑PAC、PAM及磁粉,進行化學除磷和絮凝反應,然后進入澄清區進行沉淀分離。使其出水SS可以達到8mg/L以下,TP可以達到0.1mg/L以下。磁介質混凝沉淀技術在除SS(懸浮物)、TP(總磷)等方面具有非常顯著的優勢,出水SS穩定能達到10mg/L以下,TP穩定達到0.2mg/L以下,在我國現有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和新建污水處理廠深度處理具有較大應用前景。與反硝化深床濾池組合使用,若二級處理出水TN能夠達標,則進入濾池前不投加外加碳源,濾池僅作為砂濾池過濾,進一步去除SS;若二級處理出水TN無法達標,則在進入濾池前投加外加碳源,在深床濾池內過濾的同時,進行反硝化脫氮,確保出水TN 和SS的達標。從目前實際運行經驗來看,一般深床濾池出水SS能穩定達到5~8mg/L左右,充分硝化后的污水TN 能夠降低到5~10mg/L左右。可滿足客戶從一級B標準提標到一級A標準,進而提標到地表準IV類標準的不同需求。
案例1:浙江溫州某污水廠提標改造
浙江溫州市某污水處理廠2014一期工程設計處理能力為10萬m³/d,出水指標為一級B標。隨著接納管網處理水量的不斷增加,平均日處理規模已經達到11.4萬m³/d,處于超負荷運行狀態,并且出水水質也不能滿足一級A標要求。
浙江溫州某污水廠全貌
基于水量和水質的提高要求,該廠著手實施一期工程提標改造和二期工程擴建兩部分。一期提標改造設計規模為10萬m³/d,二期擴建工程設計規模為15萬m³/d,合計總規模為25萬m³/d。本次一、二期建設中,均增加深度處理,采用中建環能的MagCS磁介質混凝沉淀工藝,對水體中的SS和TP進一步去除,達到一級A的排放標準。
MagCS磁介質混凝沉淀工藝包外觀與出水
案例2:福建某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
福建某市污水處理廠位于市中心區域,設計規模為15萬m³/d。為響應國家環境保護政策,適應城市發展規劃需要,該污水處理廠啟動擴容提標項目,出水水質要求達到地表水準IV類水標準。由于處理廠面臨用地緊張的難題,要求采用占地面積小,處理效率高的污水處理工藝。經過深入的論證,采用MagCS磁介質混凝沉淀池+反硝化深床濾池組合作為主體工藝,實現提標工藝出水達標,占地節省的目標。此外,經處理后的污水可對城市河渠進行生態補水,也可作為綠化灌溉等市政回用水,節約水資源的同時也改善了流域水環境。
設計進出水質
MagCS磁介質混凝沉淀工藝包外觀
案例3:廣東某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
廣東某污水處理廠首期設計規模8萬m³/d,于2013年9月正式投入運行。首期項目設計出水水質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水污染物排放一級B標準和廣東省《水污染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時段一級標準中嚴的要求。
設計進出水
為全面貫徹落實《水十條》和《廣東省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的要求,該污水處理廠在2016年末啟動升級改造工程,采用MagCS磁介質混凝沉淀系統等設施,處理規模8萬m³/d,將出水標準提高至國家《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大幅削減了污水廠出水中COD、BOD、總氮、總磷等污染物含量,為當地水環境改善,特別是黑臭水體綜合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撐。
進出水對比
案例4:四川成都市
某縣污水處理廠提標擴能項目
成都市某縣污水處理廠提標擴能項目,主體工藝采用A²O+MBR膜處理工藝,處理規模6萬m³/d,出水水質達到《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標準》(DB51/2311-2016)。該項目預處理在原有5mm回轉粑齒格柵的基礎上,增加0.75mm孔板超細格柵,對毛發纖維物去除率高達95%以上,有效解決MBR膜纏繞堵塞問題,保證膜池穩定運行,降低MBR膜清洗頻率,節約運維成本。
成都某縣污水廠全貌
四川成都市
某污水廠溢流污水處理項目
由于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不斷增加,該廠超負荷運行,為了緩解了污水溢流帶來的水環境風險,增設應急污水處理設施,處理水質為城市溢流生活污水,處理規模為10000m³/d。項目主體工藝采用超磁分離+曝氣生物濾池,以較小的占地面積緩解了污水廠用地緊張的壓力,出水水質指標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處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排放標準。
四川成都某污水廠溢流污水處理項目全貌
污水處理提質增效是社會各界正在扎實推進、全力攻堅,為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態環境需要的重要目標。在提升城市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能力和水平進程中,中建環能仍將不斷通過提升優質生態產品供給能力和提供系統、專業、高效的解決方案,為持續推進污水處理提質增效打好堅實基礎,為城市水環境更美好乘風前行!
環保在線 設計制作,未經允許翻錄必究 .? ?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請輸入你感興趣的產品
請簡單描述您的需求
請選擇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