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臭河道水質改善的治理難題分析
黑臭河道水質改善中所謂“黑臭”,主要屬于環境景觀、物理指標范疇。是指在視覺上河流水體呈現因污染而產生的明顯異常顏色(通常是黑色或泛黑色),同時產生在嗅覺上引起人們感覺不適甚至厭惡的氣味,是水體感官性污染常見的一種現象。
城市河道的黑臭治理遵循“外源減排、內源清淤、水質凈化、清水補給、生態恢復”的技術路線。其中外源減排和內源清淤是基礎與前提,水質凈化是階段性手段,水動力改善技術和生態恢復是長效保障措施。外源阻斷主要是采用截污納管和面源控制,內源控制則是清淤疏浚。在此基礎上,如何提高水體自凈能力方是黑臭水體治理重中之重。
黑臭河道水質改善的關鍵是改善水體的溶解氧狀態,使水體由缺氧/厭氧恢復到富氧狀態,因而曝氣充氧是*措施。黑臭河道水質改善采用水下射流曝氣方式在黑臭河道中進行曝氣增氧,不但可以擴大了水域溶氧范圍并提高氧的利用率,而且還減小了環境噪聲的產生和對景觀的影響。
我司認為實際和黑臭河道水質改善相關的難題主要有四點:
(1)*截污或部分截污后,以溢流、直排、偷排或暗管等其它方式進入河道的污水負荷;
(2)清淤后,因清淤方式和清淤程度而導致的殘留底泥二次污染問題;
(3)河道的水質狀態影響,如咸度大、硬度大、藻類爆發等現階段水質問題及治理后的水質長效保持問題;
(4)外部環境沖擊,如行洪、臺風、暴雨、酷暑、嚴寒、感潮水位波動等條件對治理工藝的沖擊。
其它黑臭河道水質改善過程中的遇到的難題都是這四個治理難題的延伸,要想治理好黑臭水體,并使水質長久保持在良好狀態,僅需要對以上四個難點問題進行針對性治理即可快速達到黑臭河道水質改善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