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使用磁分離技術可取得較好的處理效果
磁分離水體凈化技術為依托,同時結合生化處理技術、生物-生態水體修復技術、膜技術等污水處理領域其他適用技術,為客戶提供污水處理成套設備、運營服務、工程總包服務及整體解決方案。磁分離效率高、占地面積小、出水水質優、運行費用低、自動化程度高等優勢,現已應用于污水直排口截污應急凈化處理、合流制溢流污染凈化、生態景觀補給水、過境斷面水質改善、封閉水體富營養化防治等工程,并取得了較好的處理效果。
磁分離水體凈化技術處理污水,其前提是污水中的顆粒需具有一定的磁性。對于含有非磁性或弱磁性污染物的污水,一般通過投加磁種,然后利用絮凝技術使非磁性物質與磁種結合在一起,再單獨利用磁分離技術或絮凝沉降聯合高梯度磁分離技術分離凈化廢水。
磁分離水體凈化技術是用于污水處理領域替代傳統混凝沉淀、加砂沉淀、斜板沉淀的懸浮物去除新技術。它不同于傳統工藝依靠重力分離懸浮物,而采用稀土永磁技術,變被動沉淀為主動的吸附打撈,使分離的效率提高。磁分離技術分離出的污泥含水率小于93%。工藝水力停留時間小于5分鐘,使得占地面積極小。處理10000立方米每天水量的全套設備裝機功率僅40余千瓦。該技術主要用于冶金行業連鑄、軋鋼廢水處理;煤炭行業井下水處理;石板材行業“牛奶溪”面源污染治理;河湖景觀、河道治理行業的河湖、河道應急處理以及石油行業地下回注水處理等。
景區內水源主要由同里湖補水,由于受工業廢水及生活污水的污染,同里湖內污染物大量積累,遠遠超出水體的自凈能力,水體已發生富營養化,直接影響水環境的觀感,針對同里古鎮河道污染特點,采用磁分離技術,對湖區污水快速凈化,出水用作景區補水。采用磁分離水體凈化技術,對原沉淀池出水進行提標,設計規模為10000m3/d,占地面積為190m2。磁分離工藝流程:二沉池(現有)→磁分離系統→達標排放。
磁分離技術具備占地面積小、施工周期短、工藝技術運維難度小、容積負荷高的技術特點,但同時也具有出水指標覆蓋能力不完整、缺乏生化能力等弱點。將磁分離技術放大到整體水環境和水資源管理的尺度看,合理使用磁分離技術,可以成為很多場景下的終處理處置方案,如封閉水體富營養化防治、合流制溢流污染凈化等。但當區域環境進一步改善時,磁分離技術可能會演變成為系統處理方案中的一個中間環節,與其他技術進行配套組合。另一方面,磁分離技術本身的發展也需要在產品和技術上的進一步優化,以保證更高的污染指標覆蓋能力,以及更具彈性的污水來源適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