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水體治理發揮生態凈化的功能
景觀水體治理一般指用于觀賞的地表水體。景觀水體出現水質不清、藻類叢生、生態不穩,魚病侵襲、養成率低,換水頻繁、保養不易的現象,稱為景觀水體污染。對于景觀水體出現的污染,針對其特征,采取特定的景觀水體治理方法及措施,使景觀水體水質達到到國家規定的景觀水體水質的各項指標,同時恢復其觀賞性的過程,稱為景觀水體治理。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親水性生活環境成為一大需求,水景住宅成為房地產開發的新寵,濕地公園、親水平臺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城市公園中。本來人們有了親水環境會更加幸福,水景住宅也會備受青睞,然而,往往事與愿違,這些景觀水體常出現水體藍綠藻爆發、透明度低、有異味、甚至發黑發臭、蚊蠅滋生等問題。隨著人們對工作生活環境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水景作為景觀的一個重要部分,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和喜愛。好的水景不僅會使整個園林景觀光彩奪目,而且能使人們充分感受到自然帶來的愉悅。但是,水景水質一旦變壞,不僅使整個景觀喪失其觀賞價值,甚至會成為人們心理的沉重負擔,因此景觀水體治理與維護顯得異常的重要。
景觀水體受污染,歸納起來主要有倆個方面的原因:
一、由于景觀水體的自身特征造成的污染(內因)
①景觀水體的水源水質一般較差
②水量小,流動性差,生態系統脆弱
③設計缺陷
二、和由于外來污染物的侵入而導致的污染(外因)。
①外源污染物直接污染水體
②塵土、落葉、垃圾的入侵
③池底、護坡滋生青苔
另外,景觀水體大多是*封閉性的,自凈能力低下;由于水源限制,主要補充水源多是中水,氨氮、總氮、總磷嚴重超標,更會加重水污染。景觀水體的水質維護主要是控制水體中COD、BOD、TN、TP 等污染物的含量及藻類等的生長(使其不過度繁殖),保持水體的清澈、潔凈。景觀水體治理常見方法有傳統物化處理法和生態處理法。
黑臭的根源在岸上,因此必須先行做好景觀水體治理等基礎工作。其次,水體保持長治久安的關鍵在于重構其健康的水環境生態,使之重新具備容納和凈化一定負荷的污染物的能力。但必須認識到景觀水體治理這是一個需要持續進行的長期工作,在水體生態系統建立的過程中需要進行科學、專業的監控和維護,以確保鄉土的原生的物種能夠占據有利的生態位,發揮生態凈化的功能,同時避免外來入侵物種對水生態環境的威脅和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