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達國家在七、八十年代就發現新生兒純氧治療所帶來的問題,提出了要嚴格用氧,尤其是早產低出生體重兒,并通過改造*供氧系統,實現了兒科病房混合氧供氧。發達國家通過合理氧療、早期篩檢和治療ROP等干預措施,有效的控制了ROP的發生,90年代這些國家ROP發生率有下降趨勢。 發展中國家隨著經濟的發展、醫療技術的提高,過去無法救活的早產低出生體重兒,現在得以生存,因此,由于治療措施不當而引起的如ROP發生率在增加,正如同發達國家在七、八十年 代所遇到的問題。考慮到發展中國家經濟能力,改造兒科病房供氧系統比較困難,為了幫助發展中國家解決這樣的實際困難,澳大利亞科學家在三年前開始考慮研發于發展中國家新生兒混合氧吸氧設備,力求小投入,但能有效解決新生兒氧療所需的混合氧氧源問題。于2004年3月研發成功——FA-2空氣氧氣混合器。 空氣氧氣混合器產品特征: 小巧、安靜、配合吸氧頭罩,使用方便 無需外接空氣壓縮系統 氧濃度(21%-100%)任意可調 一分鐘供給吸氧頭罩8升的混合氧,無需憂慮CO2潴留 輸出氣體低于6L/min或高于10L/min訊響報警 風機故障,訊響報警 節省氧氣(外接管氧氣瓶,根據需要供給) 交直流電兩用,電壓不足即報警 可直接安在氧罩或連接加濕器使用 輸出端混合氣體氧濃度與輸出端氧流量成比例 空氣氧氣混合器工作原理: (一)、技術性能特點 空氣、氧氣混合器采用*的計算機微處理技術。內置供氣裝置自動與氧氣混合,輸出混合氣體,流量穩定。 經實驗室測得每分鐘輸入氧罩6-8L混合氧,才能將患兒呼出的CO2從氧罩內充分排出。空氣、氧氣混合器設計成供給氧罩8L/min的氧流量滿足了要求。 氧濃度21%~*任意可調,內置微小型風機吸入空氣為供氣系統,氧氣由科研氧氣瓶供入空氣、氧氣混合器。內置空氧混合管,所需氧濃度從氧氣瓶按一定流量供入該儀器,氧流量與供給氧罩的氧濃度是一一對應的: 輸出氣體的氧濃度(以8升/分) 輸入氧氣的流量(升/分) 21% 0 25% 0.5 30% 1 35% 1.5 40% 2 45% 2.5 50% 3 55% 3.5 60% 4 65% 4.5 70% 5 75% 5.5 80% 6 85% 6.5 90% 7 95% 7.5 * 8 此外,該儀器還具有供氣系統故障報警,靈敏度高、可靠性好、小巧,與氧罩配合使用更方便等特點 (二)、技術指標 氧氣供給范圍 根據氧流量不同,21-*的氧氣 流量和精度 8+0.5升/分鐘/+0.5 報警 流量一分鐘低于6升或高于10升 充電電源 輸入220V 50Hz 輸出 DC 9V 內部充電電池700-750mAh 電池壽命 可充電:*充滿后,可使用4小時 貯存溫度 0-0.5℃ 工作條件 10-40℃ 濕度范圍 <85% 使用空氣氧氣混合器頭罩吸氧的*性: 1.提供精確可調的混合氧(21-*)氣源 2.避免氣體對患兒的直吹 3.氣體經罩壁反射,充分彌撒,罩內氣體分 布均勻 4.無CO2潴留之慮 5.不改變暖箱氣體的流體力學 6.保溫、減少患兒體液流失 7.罩壁*,不易殘留病菌,且易*消毒 空氣氧氣混合器解決的問題: 對于那些肺部發育不成熟的新生兒,被置于*氧氣罩中,可以很好的生存,但是當患兒從*的純氧環境中脫離后,吸入21%氧氣(空氣)往往會出現問題:血液供應增加,嬰兒腦部血流增加,可引起大腦內部和眼睛視網膜出血,導致腦損傷和失明。而且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長時間吸入*純氧,易造成氧中毒。 該產品是為新生兒提供混合氧的基礎設備,防止新生兒吸純氧可能導致的這些不良后果。 1.專為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設計的提供新鮮混合氧的氧療設備。 2.治療新生兒低氧血癥,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癥。 3.無禁忌癥 *標準操作步驟: 1. 打開包裝箱取出吸氧頭罩,檢查硅膠簾片是否與頭罩裝配到位。 2. 打開裝有 *的小包裝盒,檢查*主機,導氣閥、穩壓電 源是否配置齊全。 3. 檢查中心供氧系統或氧氣瓶的壓力是否穩定,提醒臨床醫生轉子式流量計的準確性 受溫度和氧壓影響甚大,一般每半年需矯正一次。流量計的準確性對 *的 輸出濃度有一定影響。 4. 將帶有濕化瓶的流量表連接到中心供氧系統或氧氣瓶上,檢查氣源是否足夠。 5. 檢查是否有多用插座。 6. 將導氣閥連接到*。 7. 將*分別連接到 *的氧氣輸入端和濕化瓶的輸出口。 8. 將穩壓電源連接到*并接上電源。 9. 將裝有導氣閥的*插入頭罩前端的小孔,如下圖 10. 將氧濃度測定儀的電源連接 , 并氧濃度測定儀的開關鍵使其處于開啟狀態。 11. 將流量計調到 7 ~ 8 升 / 分。 12. 將氧濃度測定儀探頭放置于氧罩頂部的小孔,并輕按氧濃度測定儀的 Enter 鍵 ,觀察顯示器上氧濃度變化。 13. 待氧罩內氧濃度達到所需濃度時將流量計的調節鈕調到需要的流量(如下表)以 維持罩內的氧濃度。 14. 注意:由于轉子式;流量計的輸出流量常常受溫度和壓力等因素的變化而變化, 因此,實際操作中應適當調整以便維持罩內合適的氧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