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zhan內容導讀:*國家為推動智能電網建設,于2008年紛紛開始優*行智能電表的布建工作。 在影響智能電表市場發展的因素中,首先zui主要的動力來源是來自于政府的政策推動。觀察智能電表市場,可發現均是由各國政府透過法規、補助或輔導的政策而撐起及推展。由于電表用戶數量眾多,且民眾認知尚不足,在推動初期,要求立即全部更換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各國多半從小型的示范計劃做起,再強制性的逐步推廣。
由于電表使用戶數量龐大,短時間要讓使用戶接受并大規模更換并不容易,多數國家會先透過政策的規劃及提撥經費,以進行較小規模及實驗性質的示范計劃,再逐步大規模推廣普及。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
智能電表的滲透率及相關基礎建設均持續增加,預計至2020年后將會形成廣泛應用。
目前正在使用的電表共約有十七億具,若全面更換為智能電表,則市場規模將相當可觀。以2012年來看,智能電表出貨量達一億具,較2011年成長31.6%。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DC預估,2015年智能電表出貨量將達到1.63億臺,年復合成長率達15.4%。
In-Stat研究亦指出智能電表市場營收預估在2016年將超過120億美元,至2020年智能電表滲透率將高達59%。市場研究機構PikeResearch則預估,智能電表安裝量將于2020年達到9.63億臺。
智能電表市場商機正逐漸擴大。各國政府為實現節能減碳的智能電網,正全力投入智能電表布建,進而帶動智能電表出貨量逐年攀升,并激勵相關零組件供應商營收成長。
綜觀智能電表市場,美國、歐洲為zui早開始布建之國家之一,且人口眾多,因此亦是當前建置zui快速、需求量*的市場,然美國由于2011年已達建置高峰,成長力道已開始趨緩;歐洲則由于國家眾多,尚有許多國家正急起直追,未來有大量成長的潛力;亞洲國家較晚開始推動,但由于日本、韓國的積極推展,以及中國大陸、印度眾多人口優勢,因此成為裝置量快速成長之新興市場。預計未來5~10年間,智能電表的成長動力主要會是在中國大陸與歐洲。
至于廠商部分,當前有幾家電表、晶片或MDMS歐美大廠,由于較早進入市場且握有技術,因而獨霸市場;不過,未來各國將逐漸發展出當地之區域性AMI相關廠商,以提供當地龐大的市場需求,特別是如中國大陸等新興市場,其崛起之潛力不容小覷;再加上其施行保護政策,因此部分廠商甚至可望擠入市占前。
因應智能電表高成本挑戰產業鏈掀上下游整合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