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液器的防蒸發阱
拜力生物編輯整理:
防蒸發阱,其實就是一種防蒸發裝置,其原理就是在移液器校準的真正空間里,保持一定的濕度,從而減小由移液器內排出液體的蒸發帶來的對測量結果的影響。對于這種防蒸發裝置,很多實驗室多自己制作,當然也有實驗去購買現成的。因此,對于防蒸發阱的日常維護,很簡單,可以用自來水沖洗、或者用無塵布擦拭、或者粘取液體,比如蒸餾水、酒精的進行擦拭即可,但具體應根據你所使用的防蒸發阱的材質來決定,以免對其表面造成損傷,影響美觀!
每次清洗后的防蒸發阱擦拭干凈后,放置在天平上,注入液體后,去皮,就是使天平歸零,既可以開始測試!
對于防蒸發阱的建議:
如上面所說,防蒸發阱是通過提高移液器校準空間內的空氣相對濕度,來降低由移液器排出液體的蒸發,通常,用于微升級的移液器校準,對于大容量的移液器,如果環境不是十分干燥,其蒸發帶來的影響十分有限,無需使用防蒸發阱。另,現在市場上的防蒸發阱,并沒有附帶濕度監測裝置,也即是我們無法清楚知道防蒸發阱內空氣的相對濕度到底是多少?根據上的要求,移液器校準環境的濕度應保持在50%Rph以上,但沒有規定上限,而國內的移液器檢定規程,對這一塊并沒有要求。但無論如何,防蒸發阱內的濕度到底是多少呢?因此,建議,如果對校準結果要求嚴格的話,應對防蒸發阱內的濕度進行連續的監控,至少應定期監控,以確保其內部的濕度符合要求。
此外,因移液器校準,對溫度也有要求,這個溫度,不是環境溫度,而是移液器校準空間的溫度,如果使用了防蒸發阱,則就是防蒸發阱內的溫度,因此,必須對防蒸發阱內的溫度進行監控,以確保其符合要求。
另,還有一個疑問,如果防蒸發阱內的濕度過高,比如達到80%Rph以上,是否會對實驗結果產生影響呢?因為溫度過高,可能會對移液器排出的試劑產生稀釋現象,但目前,無論是國內還是上,都沒有這個要求,因此,就目前的實際情況看,對于防蒸發阱的清洗、維護可參考上述,對必須對其內部進行溫濕度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