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研究可阻斷蛋白生成的量子點技術
科學家發現一種可以阻止特定基因表達的方法,并因此在2006年贏得諾貝爾獎。該發現就是活細胞內的RNA干擾(RNAi)現象,給醫療科學帶來誘人的希望,不過迄今為止該技術仍難以得到應用。現在,美國華盛頓大學與埃默里大學的科學家通過使用一種稱為“量子點”的納米技術成功地解決了這個問題。這項技術比現有的將基因靜默工具小分子干擾核糖核酸(siR鄄NA)注入細胞的方法有效10倍到20倍以上。該研究成果發表在近期的《美國化學會志》網絡版上。
論文作者、華盛頓大學生物工程副教授高虓虎相信,這項技術將對siRNA傳遞領域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論文的另一作者、埃默里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教授聶書明也表示,這項研究幫助克服了siRNA領域長期存在的障礙:如何在低毒性條件下實現靜默。
這項新近實驗所使用的量子點為一個直徑僅6納米,由半導體材料制成的熒光球。量子點的*光學特性使得這些熒光球發出不同顏色的光。而量子點是為細胞成像、太陽能電池與發光二極管而研發的。
每個量子點都被攜帶一個正電荷的質子海綿所包圍。如果沒有附加任何量子點,siR鄄NA的負電荷會阻止siRNA復合體穿透細胞壁。有了量子點的依附,電荷更加微弱的siRNA復合體就會穿越細胞壁,從核內體逃離并積聚在細胞液中,在此siRNA復合體就能從事擾斷蛋白質制造的工作。這種新方法的關鍵是:研究人員可調整量子點的質子海綿外層的化學成分,從而能控制這些量子點依附在siRNA上的緊密程度。
在停止基因活性方面,量子點技術明顯優于現有技術。在實驗中,當siRNA以量子點傳遞時,試驗蛋白在細胞內的生產量下降至2%。相比之下,當siRNA以3種商業試劑或目前在實驗室普遍使用的引起反應的物質中的其中一種傳遞時,試驗蛋白的生產量仍處于正常水平的13%至51%。
這項發現的核心是,熒光量子點將允許科學家觀察到siRNA的活動。先前的siRNA追蹤劑所發出的光無法持續超過1分鐘,而使用這種專為成像開發的量子點時,所發出的光每次可持續1小時。在實驗中,研究人員對這個過程持續觀察了數小時,以追蹤基因靜默劑的路徑。
對細胞而言,這種新方法比現有化學物質的毒性要少5倍至10倍,這表明量子點依附傷害細胞的可能性較小。理想的傳遞工具將*不會對細胞造成影響,而*的生物學挑戰將會是siRNA阻止細胞生成不需要的蛋白。
量子點比先前的技術更加有效的確切原因目前依然是個謎團。但研究人員相信,此種改善應是核內體脫離及量子點從siRNA分離的能力所致。
美研究可阻斷蛋白生成的量子點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