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山東核工環境工程有限公司 |

無害化污泥處理
閱讀:1139發布時間:2015-7-18
隨著環境污染的加劇和重金屬的沉積,污泥處理處置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目前我國僅有10%的污泥進行了有效的處理處置,其余大部分未進行規范化處理。如何實現污泥的減量化、無害化、穩定化和資源化成為業內急需解決的問題。
隨著“水十條"的頒布,國家對污泥處理處置在設施建設和處置率上都有了要求,無疑,這將是個“大考"。據統計,我國市政污泥2010年到2014年保持較高增幅,預計到2015年產生量達到3509萬噸。
*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副研究員鄭國砥在“第六屆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研討會"上表示,2010年,我國只有不到10%的污泥進行了衛生填埋、土地利用、焚燒或建材利用等方面的處理處置,其余大部分未進行規范化的處理處置。5年來,污泥處理處置率不超過20%。
污泥處理:日顯重要
“水十條"規定,禁止處理處置不達標的污泥進入耕地。主要疑慮包括病原菌傳播、化學物質、燒苗、病蟲害、雜草控制,惡臭。污泥堆肥過去是經濟的資源利用方式,通過微生物的發酵作用,將有機廢棄物中有機物分解、腐熟轉變為肥料,是個生物化學過程。在發酵過程當中,可被生物降解的有機物轉化為相對穩定的腐殖質物質。
但隨著環境污染的加劇和重金屬的沉積,城市污泥直接堆肥顯然是不可取的。在目前的條件下,城市污泥必須經過無害化處理或者確保環境安全前提下,即在穩定和無害的條件下,才能進一步考慮其資源化利用問題。城市污泥的處理處置可以追求資源化和經濟效益,但要以無害化為首要目的。
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戴曉虎認為,污水中約30-50%的COD轉入到了污泥中,轉入污泥的氮約30-45%,磷約90%。如果污泥不及時進行處理處置,從節能減排的角度上,污水處理設施只做了一半或者2/3的工作,所以污泥處理處置是污水處理或節能減排當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隨著“水十條"的頒布,污泥處理處置會成為下一輪環保發展的熱點。污泥處置路線不同會存在不同的工藝組合,但各種技術路線zui終要經受環境、經濟和市場的檢驗。
處置工藝:仍要提升
上污泥處理處置技術工藝,主要緊扣四化:穩定化、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我國在污泥減量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離真正的減量化還有一定的距離。
從技術層面上說,我國污泥處理處置主要考慮的是穩定化,而資源化利用方面,則沒有太多考慮。由于責任主體不明確,各地在進行污泥處置時,費用問題并沒有落實,導致了現在的各種問題。撇開技術路線,從整個污泥處置的角度來考慮,國內外的趨勢都是建材和土地利用。
針對我國現狀,這些技術還需要進一步提升。*,很多*在中國并不適用。我國污泥的含砂量很高、有機質也很多,需要進一步研發相關適應技術。第二,我國的環境問題和國外的環境問題是不一樣的。我國的環境容量和負荷的污染之間的矛盾相當激烈。
國家污泥資源化處理處置工程技術中心工程師申維真認為,在我國,污泥處理主要技術有4種:污泥干化焚燒技術、污泥厭氧消化技術、污泥好氧堆肥技術、污泥高干脫水技術。污泥干化焚燒減量化效果明顯,但運行費用也是zui高的。
上海市竹園污泥處理項目是國內目前zui大的污泥干化焚燒項目之一。其通過世界銀行貸款,EPC工程總承包項目,采用半干化焚燒處理工藝,建設規模800t/d,已進入試運行階段。
資源利用:尚存空間
珠海市德萊環保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宗南認為,“水十條"明確要推進污泥處理處置。其中“非法污泥堆放點一律予以取締,禁止處理處置不達標的污泥進入耕地,現有污泥處理處置設施應于2017年底前基本完成達標改造,地級及以上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應于2020年底前達到90%以上"的規定對污泥處理處置的進度提出了具體要求。
當前,市政污泥處理處置的技術和工藝方式方法很多,但如何經濟地、地實現市政污泥的減量化、無害化、穩定化和資源化成為業內急需解決的問題。
珠海市德萊環保工程有限公司在市政污泥資源化應用與實踐方面不斷探索,通過對市政污泥進行改性,再經過專業裝備及蒸餾裝置處理后,分別得到成品燃料油、碳酸銨以及建材原料等產品,為資源化利用尋找出路。污泥處理后的資源化產品:燃料油、碳酸銨和建材有一定的市場前景,值得嘗試。
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總工程師李成江針對污泥處理滯緩現象提出,污泥處理處置項目大多與污水廠建設脫節,污泥處理處置沒能同污水處理一樣嚴格執行量化考核,是導致污泥處理處置建設滯后的主要原因。
他認為,按照*印發的《“十二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到2015年,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的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達到80%,其他設市城市達到70%,縣城及重點鎮達到30%。按目前的建設速度污泥處理率在“十三五"期間會有大幅提高,但是要達到“十二五"規劃提出的目標還需作出很大努力,所以“十三五"是污泥處理處置建設高峰期。
在國內,各種污泥處理主流工藝幾乎都有應用案例,總體看,形式單一,穩定化、減量化程度不高。大部分城市污泥處理主流工藝仍為濃縮脫水外運,脫水污泥含水率為50-80%左右,減量化效果不明顯。應用較多的深度脫水不能解決穩定化問題,僅為過渡方案,后續運輸處置問題多。
我國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VSS含量基本為40-60%,干基熱值為2200-2900kcal/kgDS,隨著經濟轉型和城市生態環境的改善,市政污泥的有機物含量、VSS含量、熱值不斷提高,重金屬含量不斷降低,污泥利用價值也隨之提高。
當前業內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污泥處理處置關鍵技術與設備如何滿足工程的需要;污泥深度脫水技術與設備的開發(降低藥耗減少二次污染);各種堆肥技術與設備的開發;污泥熱干化、焚燒技術與設備的集成開發;污泥堆肥后土地利用的潛在環境風險跟蹤研究。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