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山東核工環境工程有限公司 |

萬億治水市場喜臨門 企業有望成水污染防治主體
閱讀:1413發布時間:2015-5-18
導讀:作為《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的重要組成部分,*、環保部正在醞釀一系列鼓勵政策,促進和規范水污染防治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并逐步將水污染防治領域全面向社會資放。
據了解,中國一年洗衣污水量就將近22億噸,相當于34個十三陵水庫,76個昆明湖。僅北京市2005年廢水排放為10.10億噸,其中生活污水就達到8.82億噸,占總排污的近90%。城市生活廢水和農業污水開始成為水污染物的主要來源。同時,生活污水對城市地下水和內陸湖泊的污染情況日益凸顯。已經對我們的生活和健康構成嚴重威脅,必須引起每個人的足夠重視?! ?/span>
數據顯示,中國2/3的城市面臨水資源短缺,而有限的清水資源正在被排放的污水破壞,“中國水污染地圖”的創立者馬軍指出:“創造水污染防治的動力是當務之急。”
倒逼市場動力
此前環保部運用通行的模型對“水十條”實施的影響做了預測評估:“水十條”的實施,預計可拉動GDP增長約5.7萬億元,累計增加非農就業約390萬人,使服務業占GDP的比重增加2.3%,實現環境、經濟、社會效益的共贏?! ?/span>
環保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吳舜澤預測,到2020年,完成“水十條”相應目標需投入資金超過5萬億元。同時將帶動環保產業新增產值約1.9萬億元,其中直接購買環保產業產品和服務約1.4萬億元?! ?/span>
“水十條關注的是中國整體情況,在細分行業中,并非所有的企業都能同等受益,對那些專注環境綜合治理的企業是重大利好,而以局部某點治理為市場的高技術企業,或許促進作用不大。”清華大學水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濤介紹說?! ?/span>
有統計顯示,截至2014年8月,我國環保產業從業機構約有2.4萬家,年營業收入約為3萬億元。按照此前有關部署,節能環保產業產值年均增速在15%以上,到2015年,總產值達4.5萬億元,將成為國民經濟新的支柱產業。
“沒有產業介入,環境治理很難真正落地。”傅濤指出,“今后政府將更多提供產業采購系統解決方案和服務,這將使中國環保產業指數級增長”。環保行業研究員侯宇軒分析認為:企業將成為水污染防治的主體。環保部門今年為水污染治理支出大幅縮減,政府部門傾向于成為管理者和監督者,治理投入則主要依靠社會資本?! ?/span>
環保部也表示,實施“水十條”資金需求巨大。在積極發揮政府規范和作用的同時,必須用好稅收、價格、補償、獎勵等手段,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
如何破局投資高、回報低?
在當前水污染防治項目率普遍偏低的大環境下,政府和社會資本如何“聯姻”?*、*日前聯合印發《關于推進水污染防治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實施意見》,明確規范水污染防治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操作流程?! ?/span>
根據《意見》,飲用水水源地環境綜合整治將成為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重點領域。為建立機制,《意見》強調綜合采用使用者付費、政府可行性缺口補助、政府付費等方式,分類支持經營性、準公益性和公益性項目,并通過土地開發、生態旅游等收益創造能力較強的配套項目資源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意見》要求地方各級*門統籌運用水污染防治專項等資金,對合作項目予以適度政策傾斜,逐步從“補建設”向“補運營”、“前補助”向“后獎勵”轉變;同時,支持社會資本建立環境保護基金,重點資助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鼓勵環境金融服務創新。為此,環保部門將進一步完善水污染防治領域特許經營管理制度,降低準入門檻,清理審批限制,拓寬社會資本投入渠道?! ?/span>
*,水污染治理和節水等重要環保項目需要*、大規模資金投入,誠如污水處理廠這一zui普遍的治水項目,通常單個投資規模都在億元以上,十幾億元甚至幾十億元的也并不罕見。有機構測算,我國要達到“水十條”制定的2020年目標,需要投入4萬億至5萬億元。其中,各級地方政府需要投入約1.5萬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環保部發布預算報告顯示,2015年環保部水污染綜合防治預算支出僅1421萬元,國家投入和實際污染治理的資金需求存在巨大缺口。對于如何鼓勵社會資本進入環保領域,此前環保部已經進行過多次調研,并且在北京、山東、河北等地進行了試點,但“投資高、回報率低”成為橫亙在社會資本和環保項目之間的一個zui大難題。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