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上海研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動態>>我國發展生物質能源的關鍵點
我國發展生物質能源的關鍵點
我國是一個化石能源短缺、生物質能源資源豐富的發展中國家,在能源供給的巨大缺口已成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瓶頸的緊要關頭,如何科學有效地研究、開發、利用生物質能源已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道“必答題”。但一直以來,由于受“與民爭糧”、“與民爭地”、生物質能源技術不夠成熟、能量轉化成本高等因素影響,我國生物質能源的發展之路頗為曲折。
“十二五”時期是我國大力發展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關鍵時期,有關專家認為,應破除偏見、走出誤區,抓住契機重新審視、規劃生物質能源的發展,生物質能源的發展對我國構建穩健、可持續發展的國家能源戰略,推動我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具有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據統計,我國糧食年產量為4.5億-5億噸,同時產生秸稈7億多噸。此外,我國還有大量不易耕種的土地,可用于能源等植物種植的土地約有1億公頃,再加上我國南方10億畝草山草坡,3億畝冬閑田,每年可生產10億-15億噸用于生產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的生物質原料,至少可產酒精和生物柴油約1億噸。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我國能源用植物種植都是利用耕地以外的邊際土地,各種廢油、油菜籽也可用來生產生物柴油,所以不能簡單將發展生物質能源理解為“糧倉變油箱”。
從技術上來看,我國1.5代生物燃料技術已經達到*水平,并成功實現了燃料乙醇原料的轉型,從玉米等糧食原料轉為甜高粱、甘薯、木薯、秸稈、甘蔗等非糧原料。有數據顯示,我國有11608萬公頃邊際性土地可用以種植甜高粱、木薯、旱生灌木等能源植物,具有極大的能源開發潛力。
生物質能源主要是利用生物發酵技術,而發酵技術是我國生物技術中與國外差距zui小的技術。目前,我國許多發酵產品的產量均居世界*位;燃料乙醇的技術已達到*水平;生物柴油技術也已經進入邊研究邊產業化的階段;沼氣技術已經應用多年;秸稈綜合利用技術已經取得了重大突破。我國生物質能源技術*具備產業發展的實力和底氣。
此外,經過進一步改造后的生物質能源有望成為成本zui低的能源之一,且比核能、煤炭安全得多。據推算,三峽電站完成一期工程后,截至2009年其總投資約為1800億元,年發電1000億度,相當于大慶的能源當量。而發展生物質能源只需要700億-800億元就能創造一個綠色大慶,其成本僅是三峽工程成本的1/3左右。
綜上所述,我國發展生物質能源前景廣闊,目前的關鍵是要加強政策的引導與支持,建立生物質材料應用示范基地,大力推廣科研單位成熟的生物質技術成果,加強科技成果轉化力度。同時,要通過示范、推廣,建立從種植、收獲到儲存、運輸的生物燃料原料供應體系。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