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之前大肆報道西班牙公司“生命長度”提供的驗血項目可預知壽命的長短,懷著好奇心,英國媒體記者賈爾斯·特雷姆利特親自體驗了一回此項目。
據英國《衛報》10月11日報道,“當出租車把我載到西班牙國家癌癥研究中心的實驗室前時,我開始擔心起自己的未來,我是世上*批提供血液樣本參與測試的人。測試結果可以提供有關壽命的線索以及顯示身體的衰老速度。今天就能拿到結果了,”特雷姆利特心里想著。
這個神奇的驗血項目主要測量人體中約10萬個被稱為“端粒”的長度,它們位于人類染色體的末端。隨著年齡的增長,它會逐漸變短。由于基因、環境以及個人習慣的不同,人們身體老化速度也就不同。而對端粒的分析結果可顯示出一個人目前所處生物學年齡,也就是告訴被測試者他比多數同齡人更年輕還是更年老。
“生命長度”的創始人之一、西班牙國家癌癥研究中心主任瑪麗亞·布拉斯科解釋說,關鍵數據是短的端粒的數量,短端粒不僅提供了生命衰老的證據,而且是它引發了衰老。這些端粒類似鞋帶兩頭的塑料帽,當它處于臨界水平,磨損就會不可逆轉,從而引發細胞死亡。
“短端粒可引發很多疾病,因為它們低于一定長度時,對細胞來說具有破壞性,我們身體的干細胞不再生時,我們就邁進衰老,”這位分子生物學家說。
布拉斯科還指出,雖然此項研究處于初級階段,不過壓力過大被證明與端粒縮短有關。特雷姆利特一下想到了zui近自己的工作生活狀態:到三個國家出差、采寫了三篇新聞、乘坐了兩次航班、舉辦了一次公共講座、睡眠很少。“這對30多歲的小伙子來說也許很正常,不過我已經50多歲了,像那種日子縮短了我的壽命嗎?”特雷姆利特忐忑地想著。
“這份報告對你來說真的是個好消息,”布拉斯科指著一個圖表對特雷姆利特說,“你的端粒——尤其是那些危險的zui短端粒——狀態都很好,比同齡人的平均結果年輕了6歲。”事實上,特雷姆利特平日的生活方式健康且適度,而且他父母雙方的家人都很長壽。
目前端粒研究已經被認為是生物學zui鼓舞人心的領域之一,2009年的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就頒給了三位該領域的科學家。不過三位專家并不是都贊成通過檢測端粒長度來預測壽命的做法。“如果問我,讓一批公司去測量端粒長度以便讓人們知道他們有多大年齡,是否靠譜?答案是否定的,”其中一名諾貝爾獎得主、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分子生物學家卡羅爾·格雷德曾這樣表示。
有關科學家目前并沒有明確指出關于“延長”較短端粒的方法。不過有證據顯示,釋放壓力、增加運動,補充一些營養品或許可以減緩端粒變短的速度。不管這些方法是否可行有效,堅持健康的生活習慣總是沒錯的。
來源:*網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